拉巴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录一段漫长的隔离岁月 [复制链接]

1#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被解除了隔离。不过,整座城市进入另一场更大的隔离。

整个一月是漫长的,漫长得令人觉得不真实。这份漫长像是时间强制性地肆意蔓延,没有人可以逃脱它,每个人都开始忌惮它,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意外,不管人们选择怎样的方式度过每一天,日复一日,这份漫长的无力感仍然让人别无选择。

回想半个多月前,我们还走在自由的原野里,看牛羊,伐气船,捞鱼儿,经历不同的风景,品尝各地的美食。如今,足不出户已整整半月。

1

1月20日的武昌站。

在武汉市最新(1月20日)发布的疫情通报里,首度没有提及“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及“持续人传人风险较低”的说法,而彼时我们正坐在从武昌站开往合肥南的动车上。前一天晚上十一点我们抵达了武昌站,在附近的酒店入住了一晚。已是春运,返程车票一票难求,那两张票也是抢票所得,但即便是这样,我依旧后悔,因为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我后悔没有及时阻止阳爸,而是带着阳宝跟着他坐上了从南宁去往武昌的火车,我懊恼自己还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也许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在上火车前,我们购买了一次性医用口罩。

当我们走进武昌站的时候,戴口罩的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些每天接触大量乘客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口罩,火车站里没有任何检测体温的仪器,大量的乘客聚集在一起来来往往,疫情正在发生,人们还未料到它的严重性。临上车前给在武汉的朋友发消息,她告诉我:“戴好口罩,赶紧离开。”

车厢里戴着口罩的我们有些突兀。不合尺寸、松松垮垮的口罩被阳宝戴上又脱,脱了又被我们强制戴上,如此反复,我们都在为戴口罩这件事不高兴,失了耐心。孩子总归不喜欢戴口罩,他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戴口罩,偏偏我们要戴?至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也不在乎。

随着驶离武汉的火车,我们一路刷着微博,搜索关于疫情的信息。即便是心中产生了种种不确定性,但似乎只要离开了那座城市,这些也会渐行渐远,直至与自己无关了。

胆小惜命如我,除了中途吃饭,我几乎没有摘下过口罩。马不停蹄,在傍晚,我们又坐上了去往淮南的绿皮火车,这列火车上的乘客几乎都是外地打工返乡的工人,过道上也被围得水泄不通,笨重庞大的行李与人群占据了原本就不大的空间,每个人那份要回家的喜悦与疲惫都显露在脸上。我依旧是车厢里那个唯一坚持戴口罩的人,这份口罩大概也给了我一个“疑似病人”的身份。中途忍不住咳了几声,热闹的说话声戛然而止,有的人站着转向另一边,有的人开始捂着鼻子,有的人不自觉地跟着咳了几声......也许,从这一刻开始,人们已经开始敏感了。

2

自我隔离期间,家人们给我们送来的食物。

像每一次旅行归来,到家的感觉总是最轻松的。爸妈总会提前把家打扫干净,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着我们。这一天,从网络上接收的关于冠状病毒的信息比以往加起来都多,随之而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新冠的恐惧也越来越强烈。我们开始叮嘱父母们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并把最新的信息频频转发至各家属群。

当晚,当医生的朋友得知我们从武汉转车,气急败坏,责备我们对阳宝简直太不负责任。因为事态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如果事先得知,她一定会阻止我们前往湖北。她当时给到的建议就是,自觉居家隔离14天。

回家第二天,我翻出家里以前的口罩,戴上去了趟菜市场,接着又跑了趟药房,购置了几袋口罩与消毒液,听取朋友的建议,有意居家隔离。事态发展迅速,当天晚上,这座城市许多药房的口罩已销售一空了。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才渐渐地意识到武汉的疫情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我们不再是旁观者,终究无法置身事外,即便只是在那座城市作短暂停留。如果说一开始的无知和天真让我们毫无畏惧,心存侥幸,那么接下来这漫长的半个月伴随的忐忑不安、焦虑、猜疑、惊恐和几度崩溃便是为最初的选择付出的代价。这份代价完全淹没了春节的气氛。

我想,这个春节,注定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春节。不仅对我们一家而言,是一个无法享受的春节。而且,因为这场疫情,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不能与家人团聚,吃上丰盛的年夜饭?有多少人不能抱着自己的孩子,亲口对孩子说一句“新年快乐”?有多医院里?又有多少人正在与病毒抗争,等待着命运的宣判?这一天,乃至未来的许多天里,人们都在不断地在选择,不断地被选择。有人逃离故乡,有人坚决留守,有人毅然逆行......

自行隔离的日子里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每一次旅行回来的休整一样,宅在家里,让身体放松。但心理上,却承受者一日比一日更沉重的压力,而人在焦虑的时候,每一刻都是敏感的。前一两天,我双肩开始酸痛,双手开始乏力,在睡前更显严重。我搜索到新冠的症状里有乏力一项,便开始担忧起来,如果不幸被感染,需要隔离。孩子怎么办?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未离开过我一天,如果我都被感染了,孩子被感染的几率也很高,我不敢往下想。我责怪阳爸,虽然责备并不能改变什么,但那是我唯一的缓解和发泄。他不反驳,自觉理亏,安慰我不要自己吓自己,疼痛乏力不过是拎箱子导致的。

白天,我把自己投入到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里,我变得比以往更勤快,更用心地准备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更认真地清洁和消毒房间。家务是治愈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移内心的无力与焦虑,带你进入一个更为现实的世界。我深知,身体的疼痛与不适是很容易摧毁人的精神世界,所以那种忙碌的充实感给人慰藉。

好在,这种乏力在三天后就消失了。出于不确定,我和阳爸在家每天都戴着口罩,频繁的洗手,尽量远离阳宝,就连睡前讲故事也是戴着口罩进行。看着阳宝睡熟的模样,我才意识到我好像很久没有亲亲他的小脸蛋了,但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3

大年初二,淮南下雪了。

这不是年的第一场雪,却是我们回到家后见到的第一场雪。阳宝格外开心,他说“妈妈,我好想出去堆雪人啊,不过我知道现在不能出去玩,所以我用手接着雪花也很开心啊!”我被他的笑容感染,但有生出一种心疼。他早早就有一个堆雪人的心愿了,一直盼望着这个冬天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堆一个像雪宝一样的雪人。

午后,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脸发烫,一量体温显示38.5,我当时就吓坏了。赶紧把阳爸叫来,他依旧是一副泰然处之的态度,安慰我可能只是昨晚着凉了,多喝热水,再观察观察。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的发热症状都很难让人镇定,何况我平日里极少感冒发烧。我和阳爸开始朝最坏的打算商量,如果我真的被感染上了,医院检查?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犹豫了,犹豫医院检查,被隔离了,阳爸可能也要被隔离,那么阳宝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听到了阳宝的抽泣声,他跑来门口,对着屋里的我们哭喊着:“我不要和妈妈分开,医院。”

听着他的哭声,我难受极了。一向不信命运的我竟也开始向上苍祈祷,接着狂喝了几杯温开水,不断调整自己心情,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体温,直到傍晚的时候,我用不同的温度计测量了几次,意外发现体温恢复正常了。这份幸运感令我严重怀疑几个小时前是体温计出错了。

4

这一天,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也有了确诊病例,政府反应迅速,向下部署了一系列工作。看到通知后我主动打电话给社区报告了在武汉逗留的情况,接下来各个区的疫情防控中心都致电来询问情况,甚至中转城市(合肥)防控中心也了解来我们的活动轨迹。第二天,我们家的门口贴上了“离汉人员隔离点”的标示。从这天开始,我们算正式隔离了。

自正式隔离后,每天都有专人前来家门口消毒,帮我们倒垃圾,询问我们体温和身体状况,这些天家里的食材也全靠几大超市的配送员送到家门口。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出门,不给他人带去麻烦,也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一天天,我们数着日子过,时间在煎熬里度过,所以也显得漫长。在这个时候,阳爸又出现了干咳的症状,他说嗓子从里到外的痒,咳的时候控制不住。他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出门。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隔离的第十天,与我们同一班车上有一名女性患者被确诊了,同样是从武昌站出发,但是,新闻里没有透露哪一节车厢,这又把我们拉回到那个百般不确定的胡思乱想的状态。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阳爸的咳嗽比之前更频繁了。我们都尽量朝着“他可能只是上火了。”的方向想,因为很快14天的潜伏期就要到了。

习惯了阳爸陪伴的阳宝,频频敲着书房门,喊着他们之间的暗号“爸爸,快出来吧,我好爱你,我给你送萝卜来吃啦!”无济于事,爸爸坚决不开门。阳宝跑到我身边,委屈巴巴地说:“妈妈,我是个孤独的小孩”。

眼前这个孩子,对现在外面正在发生的一切还一无所知,我们也尽量不让那些负面的情绪影响他。孩子的世界总归简单得多,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每天都出去疯跑,和朋友们相聚。但每一天他都自娱自乐,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有时,他化身为医生,给他的动物朋友们“治病”,兢兢业业,在出诊表格里一一记录下它们的名字、年龄、性别、体温、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

有时,他是快递员,用画板画好线路,骑着三轮车,穿行各个房间,兢兢业业去送货。

有时,他又是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自行组装运用动力发电。

他也热爱画画,这是他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他画他心中所想,他还记录了人体白细胞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战斗”。

他又把之前拼的机器人和积木拆卸,重新组装,不厌其烦。一边拼一边说:“又有爸爸妈妈陪我,又有蝙蝠侠和狗狗陪我,我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好爱他们啊,真是快乐的一天。”

5

.02.02从书房的窗台拍到的日落。

此刻,我也不想提及什么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因为事实是有太多太多的平凡又伟大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冲在一线,为病人争分夺秒,抢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和困苦。我只希望这些好人们,一定平安。

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因这场疫情而改变,被它影响。不管是谁,都被迫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承受着它给人们带来的伤与痛。所有的伤痛远在天边,却也近在咫尺。人们还在用尽力气对抗它,与此同时,对抗的还有它所揭露的人性。

半个月,它只是一年中的1/24,人生中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但这段记忆不会被抹去,它会在每个人心中被树立一座纪念碑,因为我们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与见证者,每个人的眼泪、嘶吼、愤怒、恐惧、挣扎、病痛与心碎,都该被看见和记录下来。

偶尔会停下来看看窗外,它早已不是熟悉的车水马龙,街上没有喇叭声,楼下也没有孩子们的嬉笑声,整座城市陷入一片空寂。我想,每一个望向窗外的人,都会怀念它从前的模样吧。又有多少人,早已忙到分不清白天黑夜?来不及看一眼窗外呢?又有多少人,再也等不到看不到了呢?

大多时候,这座城市是一团迷雾,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傍晚的日落提醒着我,时间它在走,日子又过了一天,明天的希望会来的。这段漫长的岁月终会有尽头,就像今日立春,即便人间正“炼狱”,大地依旧生生不息,春天还是来了。

带着阳宝看世界

一起去过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阿联酋、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瑞士、德国、丹麦、捷克、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及、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缅甸

带着阳宝看世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