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拜登访问亚洲当天,中国攻入美后院,王 [复制链接]

1#

自建国之初,美国就将拉美视为自家的后花园。时至今日,美国的百年门罗主义从未动摇,哪怕是孤立主义时代,美国也拒绝任何国家插手拉美事务。过去百年时间里,通过对拉美国家的打压控制,美国一直牢牢把持着拉美这片后院。

然而在拜登高调出访亚洲的第一天,这个后花园却“失火”了。

5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厄瓜多尔外长奥尔古因、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通电话,就发展中拉关系畅谈了中方的立场和观点。

王毅外长在与拉美三国外长通话期间,主要阐述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跨越地理隔阂的广泛共同利益、相互支持帮助的优良历史,并希望拉美国家与中国继续深化合作,促进中拉关系再上新台阶。

同时,王毅外长向拉美三国戳破了美国的阴谋,表示一些国家固守冷战思维,试图以意识形态来分裂国际社会。中方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并强调中国与拉美的合作是平等互利的合作,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不谋求针对谁或取代谁,也不应该受第三方的干扰与影响。

此时正值美国总统拜登访亚第一天,拜登正计划于稍后在东京宣布他的“印太经济框架”并“抓住这一极为重要的时刻,在印太地区展现美国的领导力。”

且不说拜登是否充分展现了美国所谓的“领导力”,单从拜登这个月的外交境遇来看,他显然没有抓住这所谓的重要时刻。

即便拜登团队再怎么包装拜登印太外交的成功,都掩盖不了拜登在利益平衡处理上的失败。刚刚结束的美国-东盟峰会中,美国对利益权衡的不足让会议处处透露尴尬,东盟各国领导人希望能在这场45年来首次受邀在白宫会晤的重要会议上看到美国的合作诚意,但最终得到的承诺是寥寥1.5亿美元的援助,还不足中国对东盟援助的十分之一。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高开销。美国除了调用库存武器援助乌克兰,还拨款生产了大量全新的“标枪”导弹送至乌克兰,甚至拜登政府还真的促成了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计划。

巨大的落差让这届美国-东盟峰会在一种尴尬的氛围中结束,东盟各国与其说是期待与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不如说是一边笑脸应付,一边在重新权衡美国所带来的利益价值。

一边是并不成功的亚洲策略,一边又是祸不单行的“后院起火”。

与中国外长的通话只是拉美国家的示威性措施,在此之前,拉美国家还给美国整了个狠活。

原定将于今年6月在洛杉矶举行的第九届美洲首脑峰会,因为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被美国排除在外,而遭到了十几个美洲国家的抵制。可确信的消息是,美国若不邀请全部美洲国家,玻利维亚、巴西和墨西哥以及加共体的14个正式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及首脑将缺席本次峰会。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美洲国家元首将不参加此次会议。

这项从年开始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探寻美洲发展合作的路径,外界一般将其解读为美国对自己后院的管理会议。这样强度的抵制意味着拉美国家开始真正团结起来,抵制美国的分化与压迫。

熟悉政治的人都知道,拉美国家是典型的美国“垃圾桶”,在这片靠近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土地上,存在着全世界最闭塞的国家、治安最混乱的国家、贪腐最严重的国家、人均收入最底层的国家,甚至还有海地这种把国家托管给联合国治理,政府靠贪污联合国援助过日子的奇葩国家。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拉美国家空有着资源与发展潜力,但却受到美国的高度控制。美国近现代对拉美国家做过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资本控制国家、发动政变推翻进步政府、扶植独裁者与军政府、暗杀进步政治家、为独裁军政府提供情报并保护其领导人等等。

其中最经典的还是货币经济收割,让拉美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而后操纵汇率收割拉美,从而以最低代价获取拉美资源与财富。还有扶植毒枭平衡政府力量,同时为美国这一全球最大毒品市场提供货源。

几十年来拉美对美国不说是血海深仇,至少也得是怨声载道。

尤其是近年来,拉美国家普遍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经济断崖式下跌、人口流失不断加剧,而美国还在对他们进行“可持续的敲骨吸髓”,引起了一大波拉美国家的不满。

委内瑞拉就在近年开始尝试货币不与美元挂钩,而是与数字货币挂钩的政策,以躲避美元的经济收割;萨尔瓦多更是直接将某数字货币确认为法定货币,以躲避美国的经济收割。

至于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一系列动作了。后院起火不只意味着拉美国家终于团结起来对抗美国压迫,更表现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已经低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常年被控制的拉美国家,也有了胆量对抗美国。

在这次中国对拉美国家的通话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并无美国这样的门罗主义打算,也没有对其人口劳动力剥削的打算。中国是真的打算将拉美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对待,发展多边关系,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

这不只是中国在美国影响力衰退环境下的自保措施,还是中国未来几年面对美国挤压的重要生存之道。随着美国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将越来越能够意识到,这次的后院起火,只是美国失去全球领导权的一道前菜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