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在,我该去哪儿妄图复国的他,至死都 [复制链接]

1#

奥地利作家约瑟夫·罗特,一个生于奥匈帝国的犹太人,受过良好的德语教育,还是优等生,平坦前途本应可期,却因年的那场著名刺杀事件改变了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巨大,共约六千五百万人参战,罗特便是其中之一。年,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一个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就此瓦解,该家族最后一个皇帝卡尔一世无奈流亡,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也就此没落。

旧帝国被多个民族国家取代,传统秩序和价值崩塌。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是当时许多人梦寐以求之事,但对犹太人来说却并非如此——他们没有自古以来属于自己的土地,奥匈帝国的消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唯一的祖国。弗洛伊德在年停战日的日记中说:“我不想生活在任何其他地方……我将继续靠它的躯干活下去,并想象它仍是一个整体。”类似想法日后也成为罗特小说着重表现的内容。

一战后,政局混乱,各种新思潮涌现,迷茫的人们迫切寻找着新方向,最终的结果却是法西斯的崛起。身居柏林的罗特第一时间选择了离开,开始流亡生涯。在对纳粹的愤恨中,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越发显得宽容可亲,虽然它陈腐僵硬,他也在小说中批判过这一点,但它有统一、稳固的价值体系,人们身居其中,按部就班,不会相互倾轧,更不会出现种族灭绝的疯狂念头。观念演变成小说,罗特逐步建构起自己的“哈布斯堡神话”,核心作品《拉德茨基进行曲》带着缅怀之情展现了帝国衰落的过程,也是他献给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曲挽歌。

的确,罗特在小说中美化了帝国,甚至还曾试图在现实中恢复其统治。这被当时很多人诟病,在今天看来也有些难以理解,但试想一下,一个犹太人,面对着纳粹的虐行,在绝望困境中,有这样的想法又合情合理。他最大的希冀,是寻求一个多民族可以共存、有着明晰善恶标准的生存之地,即便如今,这也是这个世界仍需面对的问题。

在罗特去世后,其作品在德国遭遇了长时间的忽略。作品的再次出版,尤其是中译本的推出,无疑拓宽了我们对德语文学了解的广度,这位可与最优秀德语作家齐肩的人在死后多年丰富了文学以及文学史。

撰文

刘炜

(复旦大学副教授)

奥地利作家约瑟夫·罗特出生在今天乌克兰布朗迪(Brody)的一个犹太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里还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即奥匈帝国东部边疆区的一座小城。在罗特笔下,这片广袤辽阔的大地拥有令人向往的美景和自由清新的空气。

这种对老帝国边疆区的描述在奥地利文学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称之为特色。另一位著名德语犹太作家德布林(AlfredDblin)在年的《波兰之旅》(ReiseinPolen)中,同样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东加里西亚地区的广袤无垠。一种沾染着伤感的苍莽辽远似乎从一开始就为罗特的写作定下了格调。

布朗迪的居民宗教信仰虽各有不同,但大部分是犹太人。罗特的父亲是个木材商人,因做砸了一笔买卖而精神失常,所以罗特未曾见过生父,从小在亲戚的帮助下和母亲一同生活。年,他前往当时奥匈帝国东部城市伦贝格(Lemberg)上大学,随后又转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德语语言文学。

约瑟夫·罗特

(JosephRoth,—)

德语犹太作家,出生于奥匈帝国。其较为人所知的小说有《拉德茨基进行曲》《先王冢》等,均以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受到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