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又:络打黑与重塑社会公信力
作者:几又操控络舆论这门“生意”尽管并不新鲜,但随着民规模激增,越来越多企业、络推手和打手、论坛版主、博主的加入,这条食物链正变得越来越丰厚。从杀毒软件的口水战到“封杀王老吉”事件,从“康师傅”的“水源门事件”到目前打得不亦乐乎的真开心和假开心,以及在络视频领域的搜狐与优酷的盗版之争,都有“络黑社会”的暗中操纵。这些公司,不仅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等服务,还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南方都市报》12月21日、新华12月20日)络推手频频兴风作浪,利益驱动是表因,本因则是民对之相信或半信半疑。单从市场角度看,络推手的“黑手”短期内确可能对被诋毁、诽谤对象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但如果社会甄别机制本身具有较强反应力和公信力,及时出击,不仅可以迅速瓦解其阴谋,还被“黑”对象市场信誉,甚至还可令其因祸得福。因为这个甄别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产品品质的宣传。问题是,一些产品本身屁股不太干净,所以被揪出问题后,一时半刻难以脱身。即便没有络推手,此举至多只是暂时消解了络的沸腾,但在消费者心底的阴影怎会轻易消除。在一个法治社会,市场竞争本质上不可避免地要寻找对手弱点,只不过这种互挑短板的方式必须借助法律与公权的严格实践,从而引导到公平公开的平台。只有这样,双方才可能形成公平的竞争关系,才可能最大限度造福于消费者。2007年,美国一法院判处可口可乐公司前42岁的女秘书何亚·威廉斯8年监禁,原因是2006年,威廉斯窃取可口可乐机密商业文件和产品样品,试图伙同其他两人将机密出售给百事可乐公司。颇耐人寻味的是,威廉斯的事发,恰恰是可口可乐公司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主动通报的结果。百事可乐公司何尝不想打败老竞争对手,其这样主动向对手通报,既缘于其企业文化的一以贯之,更缘于健全的市场机制对非法获取对手商业秘密的严格制约。“络黑社会”的生根发芽,折射被扭曲的市场竞争。竞争之所以被人为扭曲,表面看来是竞争对手急功近利,实际与市场监管机制的松懈,尤其与公权甄别机构社会公信力的欠缺不无关系。每次类似络事件发生后,相关监管部门也会站出来表态,要么意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有的虽然也会义正言辞地声明,无奈难以取信于人。也正因为监管部门失去应有的市场公信力,才给络推手留下“张牙舞爪”的空隙。一提起这些络上的“抹黑”现象,有人就义愤填膺地要求严厉打击“络黑社会”,我倒觉得,此举尚有三点可疑:一是络推手行踪不定,难于取证;二是这样简单禁止,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监管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三是难保不会误伤被寄予厚望的络反腐。顺举一例,那位一夫多妻、大搞腐败的原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正是被著名络反腐举报人王培荣通过多个论坛发帖才揭发,并大白于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