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5岁博里奇当选智利最年轻总统,强化拉美
TUhjnbcbe - 2024/8/11 17:10:00

「本文来源:文汇报」

▲12月19日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中心,加夫列尔·博里奇第一次以智利当选总统身份向公众发表演讲。

当地时间12月19日,被称为智利“恢复民主制以来最两极分化”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举行。根据智利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左翼政党联盟“赞成尊严”候选人加夫列尔·博里奇当选为新一届智利总统,年仅35岁的他以55.86%比44.14%的最终得票率战胜了竞选对手卡斯特,即将成为智利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结盟策略与对手失误助其胜选

博里奇是智利左翼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学生运动领袖,自年起任智利议员,主张对该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作出调整,提出增设燃油税、调整个人所得税征税方式等改革理念;对于智利当前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和养老问题,博里奇主张废除由私营企业管理养老金的制度,实行普惠的医疗保险。这些主张与其竞选对手、极右翼代表卡斯特形成了鲜明对比。

明智的结盟策略与对手的失误是博里奇在第二轮投票中以较大优势获胜的两大因素。在首轮投票中,博里奇与卡斯特分别获得了25.8%与27.9%的选票,博里奇在得票率与民调结果上较之卡斯特均略逊一筹。但在二轮投票前,博里奇及时同落败候选人结盟合作,将自己所在的“赞成尊严”打造成广泛的中左翼政治联盟;反观卡斯特,其坚定维护皮诺切特独裁军政府的政治立场引发了大众担忧,使选民在最终投票中作出了相对稳健的决定。

▲12月19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在首都圣地亚哥的一处投票站参加投票。

智利大选强化拉美左翼回潮

随着智利大选尘埃落定,拉美左翼的回潮趋势进一步显现。近年来,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等国的左翼力量接连在大选中获胜,为拉美近年来的“右转”势头踩下刹车。此次拉美“优等生”智利实现了自皮诺切特政府以来的首次左翼执政,进一步强化了左翼回归政坛的势头,同时也再一次荡起了拉美的政治钟摆。

所谓拉美的钟摆效应,既是指拉美的左翼和右翼两股政治势力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交替执政的现象。从表层来看,民心求变是左右两支政治力量不断交替上台的直接原因,当民众因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对现政府感到不满时,投票倾向就会转向在野一方寻求改变。而从深层次来看,拉美左右之争的实质则是“福利国家”与“自由主义”两种道路的对立。在数百年的被殖民历史与独立后美国的长期控制盘剥之下,拉美各国的经济模式与社会分配体制普遍存在缺陷,贫富差距过大和经济增速不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对政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左右两种主张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各有受众。拉美的左翼与右翼是两颗相伴而生的火种,在经年累月的斗争与博弈中谁也无法彻底消灭另外一方,谁都很难成为“永恒的赢家”。

钟摆效应为新政府埋下隐忧

就智利而言,钟摆效应就将体现为博里奇政府未来执政的隐忧。博里奇任期内的最主要任务,是调整智利发展乏力与分配不均衡,尽快平息年暴乱遗留的社会矛盾与民众不满情绪。然而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政治联盟内外的制约束缚与有限任期间的矛盾。

从执政联盟内部来看,博里奇想让中左派“拧成一股绳”并不容易。由于博里奇本人相对缺乏政治根基,他所在的竞选联盟是一个中左翼的广泛政治联盟,尽管主要盟友对于博里奇的政治主张整体持认可态度,但在改革进程中仍可能存在大量对具体政策设计的分歧。

从外部来看,胜选的左派在议会中并未占有多数席位,左右两派在参众两院的力量都可谓势均力敌,这使得博里奇很可能在推进改革时面临来自反对派的阻力——特别是当改革触及右派极力维护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时。智利规定总统在四年任期结束后不可连任,这就使得博里奇从上台之日起即面临着兑现选举承诺、为左派争取更多政治信赖的“倒计时”。

作者:张峻榕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新华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35岁博里奇当选智利最年轻总统,强化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