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德国和缅甸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各自出现了一艘新型主力战舰。作为所在国海军的新锐,这两级新型军舰无疑都被各自的主人寄予厚望,然而在外界看来,这两级战舰的出现都有着诸多的不可思议……这就是德国海军的F“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缅甸海军F14“辛骠信”号护卫舰。
从“德国的DDG”到“超级导弹巡逻舰”
曾几何时,美国的DDG“朱姆沃尔特”级对陆攻击驱逐舰被认为是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超级战舰”(虽然现在看来这种期待落空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一些欧洲国家也打算跟风。具体的做法就是建造可以携带大口径(毫米及以上)舰炮、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远程火箭炮甚至炮兵战术弹道导弹等对陆攻击武器,同时具备强大的对空对海作战能力,兼具近海反水雷能力,甚至还可以投送陆战队员实施两栖作战的大型多用途作战舰只。这种尝试在欧洲诸国中,先行者当属丹麦建造的“阿布沙龙”级“多用途舰”,而德国似乎也想过跟风,于是先有MEKOLCS“濒海战斗舰”方案,后有在此方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F计划。
按照原来的计划,F本应是一艘火力强劲的大型作战舰只,配备有毫米奥托?梅莱拉主炮(初期的计划甚至包括毫米舰炮)、1套基于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研制的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有可能包括陆军战术导弹)、48单元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不仅可以使用“标准”-2,还准备使用“战斧”巡航导弹)、8枚RBS-15Mk3或者更新型号的反舰导弹(兼具精确打击地面目标能力)等诸多对空、对舰和对陆攻击武器,另外还配备有自主式水下机器人(ROV)执行近海反水雷任务。这显然是类似DDG的强力型“前沿—由海向陆”战舰的设计思路。若能够得以实现,F不仅将开创大口径火箭炮首次在主力作战舰只上应用的先河,也无疑会是一级各项作战能力都十分了得的大型战舰。
F型护卫舰的近期效果图
年5月9日,F型首舰开工仪式在德国布鲁姆?福斯造船厂举行了开工仪式,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么一艘吨级的舰只,竟然需要两个造船厂协作完成,布鲁姆?福斯船厂建造一些分段和上层建筑,汉堡造船厂负责另一些分段和上层建筑的制造工作,然后将布鲁姆?福斯建造的部分水运到汉堡进行总装,于是开工仪式和下水仪式就要在两个不同的造船厂进行了,这或许是高福利社会带来的“好处”吧……另一方面,开工仪式上的模型和铭牌显示,该级舰的舰载武器被大幅度改变了: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没有了,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没有了,反舰导弹也换成了更为常见的美制“鱼叉”,除了那门毫米舰炮以外,其余的对陆攻击能力被“阉割”殆尽。不过也增加了一些装备,例如采用12.7毫米机枪为火力单元的遥控武器站、水炮、高功率探照灯和声学武器等等。于是F的“身份”被改变了,由实施“前沿—由海向陆”作战的急先锋,德国的DDG,变成了十分适用于执行诸如反海盗等低强度、非战争海上军事行动任务的“超级导弹巡逻舰”。
下水的F型首舰“巴登?符腾堡”号
年12月12日,德国海军在汉堡造船厂举行了首舰命名仪式,将F型首舰定名为“巴登?符腾堡”号。年3月30日,“巴登?符腾堡”号在汉堡造船厂下水,虽然尚未安装雷达等电子设备和舰载武器,但此时该舰的大致情况已经基本明确了。
根据公开的资料,“巴登?符腾堡”号舰长.52米,宽18.8米,吃水深5米,采用长艏楼线形设计,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该舰的动力系统十分独特,采用柴-燃-电三联合动力,包括1台LM燃气轮机、4台MTU20VM53B柴油机和2台电动机,双轴双螺旋浆推进,另外还有1部艏侧推进装置,这种过去常见于大型民用船舶的推进装置在欧洲国家新近建造的舰只上很常见,理论上可以提高在受限制海域如水雷区或港口等区域航行的操控能力。“巴登?符腾堡”舰理论最大航速为27节(一说26节),续航力为海里/20节,海上自持力超过21天。
虽然对空、对海和对地攻击武器被大幅“缩水”,但“巴登?符腾堡”号的舰载雷达和电子设备依然十分强大,包括1部TRS相控阵雷达、导航雷达、舷外探测声纳和激光告警装置,以及LINK11、LINK16和LINK22数据链装置,TKWA/MASS电子战和诱饵发射装置等。
前面已经说到过,“巴登?符腾堡”舰的和原先的F计划时相比有很大变化,除了毫米奥托?梅莱拉主炮外,其余的几乎被“换了个遍”:反舰导弹改用“鱼叉”(据称今后仍有可能再换装RBS-15Mk4),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和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也悉数取消,所幸2部“海拉姆”近防武器得以保留,使这艘配备强大对空探测能力的军舰依然还有最低限度的防空导弹。其余的武器就是以应对低强度海上冲突为“主业”的了,包括2门27毫米“毛瑟”机炮,5部“海特勒”NT遥控武器站(火力单元为12.7毫米机枪),2挺需要人力操控的12.7毫米机枪,还有4部高功率探照灯和定向扩音器(声波炮)。此外,“巴登?符腾堡”舰还可以携带2个6.1米标准集装箱、4艘11米硬壳充气艇和2架NH90舰载直升机。除了名舰员(含军官)外,该舰还可搭载70名特战队员,这些无疑都是很适合执行长时间的非战争海上军事行动任务的性能指标。
F型“巴登?符腾堡”级首批计划建造4艘,用以替代F型“不莱梅”级护卫舰,是否会有后续舰计划则是待定。有些文章认为,将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和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撤销,改装应对低强度海上冲突的轻型武器只是德国海军的“权宜之计”,将来有机会,依然会在改进工程中换回那些先进的对空和对地武器。这在技术上倒是不难,尤其是德国有着建造MEKO系列模块化战舰的丰富经验,F型本身也基于模块化设计,换些火力模块单元不会有什么技术难度。但从实际应用上讲,当今世界早已不是那年华盛顿条约的时代,没有必要搞这种小动作遮遮掩掩,与其说是德国海军为了掩盖某种目的,不如认为是一来因为德国军费紧张(所有欧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二来德国军方对于“前沿—由海向陆”作战理念已经没有多少兴趣和能力的结果。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如今西方多国海军都配备了装有先进雷达和电子系统,且适航性强、舒适度很高的新型巡逻舰,作为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力,所以德国海军拥有几艘“超级巡逻舰”亦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况且“巴登?符腾堡”级的火力和升级空间,总比那些巡逻舰要强出许多。
令人惊讶的“缅甸速度”
虽然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其貌不扬”,但缅甸确实是东南亚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千吨级以上作战舰只的国家,仅这一点就已经十分出人意料了。缅甸自建导弹护卫舰的记录起于21世纪初,被称为“阿多隆多”级的吨级轻型护卫舰虽然性能一般,但先从导弹护卫舰变成火炮巡逻舰,然后又再次成为有直升机起降平台的导弹护卫舰的经历已经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了。而在年前后,缅甸自行建造的吨级导弹护卫舰“雍籍牙”号的出现再次让外界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惊喜”总是会源源不断,年10月,缅甸国产导弹护卫舰“江喜陀”号登上了船台,于是大家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一艘具有“隐身外形”的军舰!
下水后的“江喜陀”号护卫舰
对缅甸这么一个面积不大、不富裕且不稳定的农业国来说,建造吨级的“阿多隆多”级和吨级的“雍籍牙”号已经是很出人意料的事情了,可是毕竟“阿多隆多”级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十分简单甚至于“简陋”,“雍籍牙”号的上层建筑和舰载武器布置则看上去有点不大协调,算是符合缅甸的“国情”。但到了“江喜陀”号,事情甚至超过了外界的想象:隐形军舰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怎么能被缅甸这样一个游离于国际社会“主流”之外的小型发展中国家建造出来?但是“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或许就是要给人最惊奇的诠释,年3月,缅甸建造的更先进的隐形护卫舰“辛骠信”号登上了船台,至少从外观上看,这艘军舰很具有现代感,只要舰载设备基本“靠谱”(这点也是不难做到的),那么就完全可以在亚洲各国建造的~吨级作战舰只中堪称佼佼者。
缅甸的国际环境显然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甚至在发展中国家里都是不怎么好的,于是缅甸对于其军事能力也比较保密,虽然这种情形自民选*府上台以后已经改变了许多,但对于缅甸国产护卫舰的一些情况,还是需要类比和推测,而不是像欧美国家的大多数新型战舰那样,可以轻松地获得大多数乃至全部性能参数。
能够从缅甸网站上获取到的“雍籍牙”号性能参数并不多,只有全长米,满载排水量吨,不过,也有一些人通过“谷歌地图”软件,推算出该舰的全长是米(早期的传说是全长米)。具体的数据目前还无从确认,不过从“雍籍牙”号的体量上看,该舰全长超过米,满载排水量超过吨,还是可以相信的。而从“雍籍牙”号与“江喜陀”号共同停泊的照片上看,两艘舰的长度是基本一致的,而“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共同出现的照片也表明这两艘舰长度一致,由此推断其长度与“雍籍牙”号基本相当,满载排水量应当会在~吨之间。某些知道缅甸历史的网友说过,“雍籍牙”是缅甸古代国王的名字,“江喜陀”是他的儿子,而“辛骠信”是“江喜陀”之子,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上述三舰具有某种沿袭关系。从舰体线形上看,三舰均采用带中央桥楼的高平甲板船型,后两艘舰的“隐形设计”宛如将“雍籍牙”号的舰体进行“拉皮整容”,可见亦有传承关系。
已经服役的缅甸国产护卫舰“雍籍牙”号,看上去还是有些粗糙和不协调
“雍籍牙”号的推进系统是两个五叶螺旋桨,从“辛骠信”号的船台照片上看也是如此,按照缅甸媒体的说法,发动机采用两台“皮尔斯蒂克”柴油机,这是一种法国制造的中速柴油机,广泛地装备在各型民用船只上,但也是法国“花月”级护卫舰和我国H1型护卫舰的动力。从烟囱的尺寸上看,“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的发动机应该也是这一型号。
“雍籍牙”号的舰载电子设备包括装在粗大的格子桅顶端的扇形雷达天线(可能是某种对空/对海搜索雷达),以及与各类火炮配套的炮瞄雷达、导弹火控雷达和航行用的导航雷达。不过,从雷达天线的形状和炮瞄雷达的集成程度来看,这些雷达也不会很先进,最多也不会超过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不过“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均改用具有“隐形”特点的筒形桅,并且增加了一根后桅,从桅顶的情况看,主桅顶部可能会装备1台类似“顶板”的三坐标雷达,而后桅顶部则可能是1个球形雷达天线。从船台照片上看,无论“雍籍牙”号还是“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都没有配备声纳,不过缅甸的临海邻国要么没有潜艇,要么潜艇部队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缅甸海军的反潜压力也不至于很大。
“辛骠信”号尚未安装雷达等舰载设备和武器,不过从外型上看,应该会与“江喜陀”号相似,但“江喜陀”号目前也没有完全配置好雷达和武器的“全装照”流出,所以这样的判断就变得有些难。所幸“雍籍牙”号是全状态服役了的,其舰载武器包括1门76毫米奥托?梅莱拉舰炮和4门6管AK近防炮,8枚“天王星”反舰导弹,此外还有火箭式反潜深弹。在奥托?梅莱拉舰炮后部装备了一座外形颇为奇特的火箭发射装置,甚至有人据此猜测这是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不过考虑到“阿多隆多”级的类似装置以及缅甸的技术水平,比较大的可能是一种干扰火箭发射装置。不过,“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的舰载武器也可能更强一些,有缅甸网站上称两舰装备有基于SA-18“针”肩扛式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6联装近程舰空导弹系统,甚至还有说装有垂直发射的SA-N-9“刀刃”舰空导弹的,虽然这种可能性目前也无法排除,但个人认为不大。“雍籍牙”号舰体后部有开阔的甲板,配备有直升机平台,由于舰体宽度较大,应该比较适合直升机起降,但是直升机甲板上只有起降标志,连最简单的助降装置都没有,而“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则可能有机库,不过若照片上的那些空间被作为机库使用的话,那就会是很小的机库,只能搭载一架中小型直升机。
船台上的缅甸国产隐形护卫舰“辛骠信”号
人们对于“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的惊奇,与其说是因为缅甸的能力,还不如说是在猜测谁在帮助缅甸人。自“雍籍牙”号出现以来,相关猜测就从未停止过。对此我们认为,答案至少要等“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的舰载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后才有可能揭晓。目前从推理的角度上说,“雍籍牙”号、“江喜陀”号和“辛骠信”号的设计团队似乎不大成熟,所以才会一艘艘地对舰体外形进行修改。如果是造舰领域的大国和强国,无疑会拿出一个贯穿始终的成熟方案来,这样也就不会是“步步高”了。而且若是外国力量帮助,那么这个国家的武器生产能力似乎还是比较有限,否则就不会让客户搞欧美和俄罗斯制造的各国武器“混搭”了。另外,缅甸国产护卫舰上没有声纳和反潜鱼雷,是缅甸海军不需要呢,还是那个帮助缅甸的国家还不具备自行生产和安装这些设备的条件呢?值得一提的是,“辛骠信”号的舰艏和舰体折线,与俄罗斯为印度建造的“塔尔瓦”级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目前的信息还不足以对这艘有着诸多令人惊讶元素的缅甸国产战舰下明确的结论。
年印缅海军联合演习中的“阿多隆多”级二号舰“莽应龙”号,注意其后甲板的直升机平台
舒服的欧洲和努力的亚洲
无论是以“德国的DDG”形象进入人们视野,最后却以“超级巡逻舰”身份登场的“巴登?符腾堡”号,还是进步神速地令外界觉得“不科学”的“辛骠信”号,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战舰,说到底也是欧亚诸国现实需要的结果。欧洲很多发达国家都进入一体化和高福利时代,德国也是其中之一,于是这些国家的海军建设并不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海上安全和利益,而是作为“欧洲联合舰队”的一部分发挥作用,既然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能动用海军力量挑战欧洲的海上利益,那么建造一级舒适性高、海上自持力强且功能多样的“超级巡逻舰”执行眼下日益繁忙的以反海盗为主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相反,如今的亚洲各国在海军建设方面可谓是你追我赶,于是即便是像缅甸这样后起的小国,也有理由在新型舰只的建造方面有所作为。因此,“巴登?符腾堡”号和“辛骠信”号这两艘战舰,体现的正是德国和缅甸,乃至欧洲和亚洲的地缘生态环境:欧洲或许可以追求舒心写意,亚洲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的世界格局会延续多久,这或许又是一个严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