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太上玄门早晚课注解
TUhjnbcbe - 2020/11/22 5:43:00

太上玄门功课经序

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复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是故道者,住丛林,焚香火,三千日里勤功,十二时中无怠。朝夕朝礼圣容,当输自己之诚,殷勤祝厘国祚,必获升仙之庆。且夫功课者何为者也?

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此是住丛林者之规范,升仙者之梯磴。

非丛林无以陶熔大众之德性,非梯磴何以希求出世之真仙?若肯诚心修道,二六时中刻刻提斯,时时检点。在世端能出世居,居尘自可离尘回。出是非之门,直达无为之路。逍遥宇宙,出入虚无,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立一尘,妙用直超三际。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诚,出世上三途之苦,履长生之道路,脱苦海之迷津。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过之可悔。无前愆之可忏者,心正也;无后过之可悔者,意诚也。心正则无恶业,意诚哪有灾殃。无恶业则立到天堂,无灾殃则出离地狱。

功高宇宙,德契虚皇,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而不应,有感皆以通。课诵诸品仙经及群真宝诰。故净口净心净身而有咒,安天安地安神而有章。皆有次序,更无躐等。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国祚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忘疲,直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道德也。是为序。

太上玄门早课

步虚韵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

丹台开宝笈金口永流传

举天尊

大罗三宝天尊(三称)

大启请韵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

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

上药身中神炁精人人具足匪亏盈

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提纲

一炷真香本自然黄庭炉内起祥烟

空中结就浮云篆齐乐长生万万年

小启请韵道场众等人各恭敬恭对道前诵经如法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①淨心神咒:道教科儀活動中常用的“八大神呪”之一。主要用于早晚功課、道場法事、學習修煉符咒道法中。此呪作用在于淨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寧心神的功效。同時,有助于修煉功法的人作爲入靜功夫。

②、“太上”,本意最上。道教“三清道祖”之一,居太清境,名爲“太清道德天尊”。“台星”,卽北斗星之三台星。《太上感應篇》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據經典記載,三台星有六顆,每台二星,上台司命,中台司功,下台司録。道教有”肝藏魂,肺藏魄“之說。人有三魂,上應三台。按《云笈七籤》:”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生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魄有七魄,分別為屍狗、伏先、雀陽、吞賤、非毒、除穢、臭肺。”又按《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眞文天書經》云:“太玄上宫北帝,常以庚申日,制天民三尸魂神,條人罪狀,上奏帝君。當此日,能修齋奉戒,晝夜思神,則三尸不得上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歡喜,卽記名左契,長爲種民。”“智慧“,卽對事物的認識、判斷和創造發明的能力。按照如上所說,卽道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應變無停,如果可以洞悉世間萬物變化,人如果借助控制三魂和制御七魄方法,使自己的情欲得到淨化,卽可以使自己心神安寧,守一專心,就能智慧開明,神通恢豁。福生无量天尊!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常存净口神咒含有两层真意,一为:我人生于世俗,难免谤经毁道,妄言他人之过。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骂地,绮语两舌,咒诅谀曲。此皆为口业。另居于尘俗,三荤五腥难免避讳。口气腥檀膻臭。诵经论法,污秽三宝。故应常诵净口神咒消除口业,祈请正神,涤除口中秽气。清静口舌后方能诵经念咒,通真达道。

语释:按《黄庭内景真经》云:口神为丹朱,舌神为正伦,齿神为罗千,喉神为虎贲,炁神导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秽气故应常吐故纳新,呼吐污浊之气于外,吸引清新之气于内。其法有六:嘘、呵、呼、呬、吹、嘻六气之法,能使五脏六腑康泰。《太平御览》云:真人道士常吐纳以和六液。另通过舌神吞咽津液,可保津液。丹经有云:;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这样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养神。道家认为牙齿为坚硬之物,能摧万物而食之,故能驱除邪魅。喉为吞咽之重楼,口中之液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养精气。

心为五脏之主宰,丹元为体内元神,是主宰思虑意识,体内生机之神。思神是指存想体内口部诸神,炼液是运炼体内玉液还丹。此咒令口齿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业,清口之浊气。心神与道合一,存无守有,长生久视,道炁常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净身神咒可令身体内的四正之神归于正位,消除身业,拥护身形,保卫道体,所谓身业即杀盗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体清静,能以清静之身感召神灵。

语释:灵宝天尊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为经宝。念诵此咒时要万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宁泰定。眼内视神光焕于玉阙,耳返听妙韵于琼台,心存灵宝天尊于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脏灵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静。安慰为静养,身形安稳,五脏之气化为四正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侍卫自身左右前后,养护肝肺心肾。自能修成道果。

中国道教学院的《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中是侍卫我真,上海的《日诵早坛功课经》侍卫我真,四川的《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中是侍卫身形,福建福州的经本中的“净身神咒”是侍卫我身。“真”和“身”都是可以的。一个字的区别是不会影响神咒的作用,可能是身(真)的用法和地方习惯的问题。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祇灵

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此咒为结坛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为凡夫奏告上天,保卫正道时所用。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

语释:

元始为道教三清之一,号元始天尊,居玉清圣境,安为稳定,镇为镇守,普告是广而宣告。万灵是指山川河岳十方之万灵众神。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万灵神众。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

语释:

山岳河渎,山川大地一切神灵,社稷为正神,即福德正神。社为古代祭祀地神之处,稷为粮食作物,是百谷之长。传有百穗。在此广泛指山川河岳之神神龙神土地等神灵。不得妄惊指不妄自扰乱惊惶。

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

语释:

有的门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视功高,不用此咒。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备坛守护不可缺少的护法,一来可命他们护卫传达,二来能领他们皈依大道。澄清是指身心内外似水之清,走入光明大道。内净其心,外净其身。各安方位此处是指神灵依此备护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岗位。在家诵经者可将坛庭诵作:“备守家庭”

如是律坛则又应诵作“备守律坛”。

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

语释: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灵搜捕妖邪,不得作祟于人间,弘扬道法,保卫家国社稷。使人们幸福,世界太平,并且保卫诵经者。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语释:皈者,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凡心住于正念清净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恋母。

元亨利贞出自《易经乾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此为君子之四德。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炁常存注:本咒中度人万千,本作杀鬼万千,但道门慈悲,喜愿幽众安乐,楼嘉咏道长在白云观年为道教居士讲座上,说解此时道:“人家本来高兴来听经,与你无怨无仇,你念成杀鬼万千,要杀他们,这不是结仇吗,就成了罪过。”此处应作度人或度鬼。查白云观早课视频念“赦鬼万千”。在“净天地神咒”中有度鬼万千(杀鬼万千、赦鬼万千)三种中国道教学院的老师是说,一般都不用杀鬼万千。都是用度鬼万千和赦鬼万千,度鬼万千主要用于晚课度亡。平时念成度人万千无妨。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天之光地之光日月星之光普通之大光光光照十方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此金光神咒以修炼道体之心性为主,主张以内炼金光元神护体,降魔卫道!此咒因其用途广泛,法威强大。所以为道门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炼之法。各门派的修法也不尽相同,民间道派也有很多关于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结金光讳为符令;或是运潜金光,内炼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护卫;或加持法宝,遁地偷天。

金光为道之发见,神之神光。金者刚强不坏之意,求道者玄功广博,光华外着,足以驱鬼魅、斩妖气,役神将。如金器之刚强不屈,灼然赫奕也,是号金光。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注解:天地,一阴一阳;玄者道也,宗者万事万物根本。故玄宗虽云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体现。万炁,总括万事万物,天地变化也,勿泥本根源头也。言天地之众炁莫非阴阳合散所为,是天地有万气炁之本根也。

广修万劫证吾神通

注解:广,博也.修,修持,即炼玄之功也。万劫,言其修炼历经浩劫之多也。盖炼玄之士,时时修奉、其数无穷,如万劫之累修。证,证明。神通,神明通灵。盖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万劫修持,则吾之神通不亦证明而扩充乎!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注解: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另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为无极,太极.有极三界.人之三界精气神者,内而五脏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类也。此言天人内外.法界上下。惟,独也。道,玄妙大道。独尊,言无有出其右者。盖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顺,故曰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注解:体,道体。金光,金罡之炁。大道本无形体,道体蕴显金光,依人为体至有金光,则充足于内而发乎外也。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盖人能志道则道不远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指修炼后金光圆满,围绕道体.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注解:视,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见,大道本属虚渺,故视而不见。听,以耳去听。天下之有声者可闻,大道湛寂清净,故听而不闻。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此言修炼者到离六尘,断却六根,无我境界.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注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犹有可穷而道则无穷。包罗者,所谓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体广大。养育,受其孕育也。群生,兼人及众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体,三元六府亦曰群生。此言大道虽无形与声,而涵天盖地,群生莫不赖之养育也。

受持万遍身有光明

注解:受持此咒者,于人以物与己受之,而持于心也。万遍,受持不怠也。万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犹大学所谓德润身也。

三界侍卫五帝伺迎

注解:三界,见前解。侍卫,尊卫其道也。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肾也。司,司其职。迎者,彼来此受,如主之迎宾也。此为修者存道体之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注解:万神,尊且多。在天为众神,在人为人之全体而言。朝礼,同相集会也。盖胎凝于紫府,百体毕具,如万神朝礼于上帝也。役使,听其命令,无不达也。雷霆,天之阳气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阳之运动也。能运使雷霆万钧。

鬼妖丧胆精怪忘形

注解:鬼妖,背道之徒。丧胆,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气存则万缘俱息,不啻失其胆也。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此指声色货利而言也,既入道则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修道者既证金光,则鬼魅邪祟则丧胆而显露原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注解:内,道体之内。霹雳,雷声。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山河镇动,万物凛威,道之尊严亦犹是也。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隐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讳隐藏。此言道虽尊严性本自宁,雷神隐藏摄伏精怪。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注解:洞,空也。慧,灵也。通灵交彻,五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辉映,互相萤而无微不照,无幽不烛也。五炁,五行之气。腾腾,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气升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注解:速现,现实时发见,犹云而时出之也。金光本隐藏于性海之中,今日速现则其得力于平时者深矣。覆护,金光遍体也。真人,求道者自称。真人云者覆其真性,无愧于人之道也。此言神光护体,金光护法!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注:非是道长,善信和居士诵经将”令臣关告“改念”弟子关告“。

五星神咒

五星列照焕明五方水星却灾木德致昌

荧惑消祸太白辟兵镇星四据家国利亨

名刊玉简字録帝房乘飙散景飞腾太空

出入冥无游宴十方五云覆盖招神摄风

役使万灵上卫仙翁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玄蕴咒:与诸路仙真神将结缘,日后法成之时,可得其相助。)

元始安镇神咒:关键在于号令坛场内外的方隅神众,各自归于正位,备守坛场,保护行者不受外邪侵扰,当境神灵,各安其位,各守其职,外邪就不能假得其便了。

[注释]

1、玄蕴咒: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又称“开经玄蕴咒”。即准备翻开道经奉诵时所念。“玄蕴”,指经中蕴藏着玄妙的义理。早期灵宝派即有此咒,其后各派具有仿作与衍变,其辞不尽相同。

2、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云篆”,灵图符篆。指撰集云书或符篆文字。形体如云。《云笈七签》云:“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认为此符类符字皆系三天自然之气结成,天真仰写,方传至下界。又《三洞神符记》:“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符篆文字形体如云,故名云篆。”“太虚”,指辽廓的太空。《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又《太上灵宝金庭无为妙经·太虚章第一》:“道言无形合虚,中有万物,而行二仪,是谓太虚……太虚者,神运也,神命而万物生。”其意指在漫长劫运之前,元始云篆灵书,以告下界。

3、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乍”,忽然。“遐迩”,远近。此句意为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在“太虚”阶层忽远忽近,或沉或浮,不断地上下传播。

4、五方徘徊,一丈之余:“五方”,指东南西北中。其意言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不断地、不停地在天地间出现、不停地传送下界。

5、天真皇人,按笔乃书:“天真皇人”,指元始天尊侍卫之尊。此句意指元始开经讲道的云篆灵文在太初吋,就记叙诸法音,由天真皇人将此云篆灵文记载并以此演说教化俗世。

6、以演洞章,次书灵符:此句意为元始在为下界众生演说大洞真经,而后陆续传播云篆灵符,普渡众生。

7、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此句意指元始天尊亲临下降,开始为下界敷讲《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等真文。

8、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昭昭”,光明、明亮。“冥冥”,昏暗。按《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此句意指元始演说之真文,其经含义深奥,玄之又玄,只可意领,不可言传。

9、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沉疴”,指重病。“尘劳”,指堕落尘世。此四句为开经偈语,其意指诚心诵念此经者,能使重病痊愈;只要悔过自新,多积功累德,不断持诵此经,即使堕落凡尘,亦如同有人扶持,在幽暗阴昏之地亦将有人搭救。真仙上圣无不护佑,使人人都可升入仙都,长生久视。

《太Tài上shànɡ老lǎo君jūn说shuō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经jīnɡ》

老Lǎo君jūn曰yuē:

大dà道dào无wú形xínɡ,生shēnɡ育yù天tiān地dì;

大dà道dào无wú情qínɡ,运yùn行xínɡ日rì月yuè;

大dà道dào无wú名mínɡ,长zhǎnɡ养yǎnɡ万wàn物wù;

吾wú不bù知zhī其qí名mínɡ,强qiǎnɡ名mínɡ曰yuē道dào

夫Fū道dào者zhě:有yǒu清qīnɡ有yǒu浊zhuó,有yǒu动dònɡ有yǒu静jìnɡ;

天tiān清qīnɡ地dì浊zhuó,天tiān动dònɡ地dì静jìnɡ。

男Nán清qīnɡ女nǚ浊zhuó,男nán动dònɡ女nǚ静jìnɡ。

降Jiànɡ本běn流liú末mò,而ér生shēnɡ万wàn物wù。

清Qīnɡ者zhě浊zhuó之zhī源yuán,动dònɡ者zhě静jìnɡ之zhī基jī。

人Rén能nénɡ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天tiān地dì悉xī皆jiē归ɡuī。

夫fū人rén神shén好hào清qīnɡ,而ér心xīn扰rǎo之zhī;

人rén心xīn好hào静jìnɡ,而ér欲yù牵qiān之zhī。

常Chánɡ能nénɡ遣qiǎn其qí欲yù,而ér心xīn自zì静jìnɡ,

澄chénɡ其qí心xīn而ér神shén自zì清qīnɡ。

自Zì然rán六liù欲yù不bù生shēnɡ,三sān毒dú消xiāo灭miè。

所Suǒ以yǐ不bù能nénɡ者zhě,为wéi心xīn未wèi澄chénɡ,欲yù未wèi遣qiǎn也yě。

能Nénɡ遣qiǎn之zhī者zhě,内nèi观ɡuān其qí心xīn,心xīn无wú其qí心xīn;

外wài观ɡuān其qí形xínɡ,形xínɡ无wú其qí形xínɡ;

远yuǎn观ɡuān其qí物wù,物wù无wú其qí物wù。

三Sān者zhě既jì悟wù,唯wéi见jiàn於yú空kōnɡ;

观ɡuān空kōnɡ亦yì空kōnɡ,空kōnɡ无wú所suǒ空kōnɡ;

所suǒ空kōnɡ既jì无wú,无wú无wú亦yì无wú;

无wú无wú既jì无wú,湛zhàn然rán常chánɡ寂jì;

寂jì无wú所suǒ寂jì,欲yù岂qǐ能nénɡ生shēnɡ?

欲Yù既jì不bù生shēnɡ,即jí是shì真zhēn静jìnɡ。

真Zhēn常chánɡ应yìnɡ物wù,真zhēn常chánɡ得de性xìnɡ;

常chánɡ应yìnɡ常chánɡ静jìnɡ,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矣yǐ。

如Rú此cǐ清qīnɡ静jìnɡ,渐jiàn入rù真zhēn道dào;

既jì入rù真zhēn道dào,名mínɡ为wéi得dé道dào,

虽suī名mínɡ得dé道dào,实shí无wú所suǒ得dé;

为wèi化huà众zhònɡ生shēnɡ,名mínɡ为wéi得dé道dào;

能nénɡ悟wù之zhī者zhě,可kě传chuán圣shènɡ道dào。

老Lǎo君jūn曰yuē:

上shànɡ士shì无wú争zhēnɡ,下xià士shì好hào争zhēnɡ;

上shànɡ德dé不bù德dé,下xià德dé执zhí德dé。

执Zhí著zhù之zhī者zhě,不bù名mínɡ道dào德dé。

众Zhònɡ生shēnɡ所suǒ以yǐ不bù得dé真zhēn道dào者zhě,为wéi有yǒu妄wànɡ心xīn。

既Jì有yǒu妄wànɡ心xīn,即jí惊jīnɡ其qí神shén;

既jì惊jīnɡ其qí神shén,即jí著zhuó万wàn物wù;

既jì著zhuó万wàn物wù,即jí生shēnɡ贪tān求qiú;

即jí生shēnɡ贪tān求qiú,即jí是shì烦fán恼nǎo。

烦Fán恼nǎo妄wànɡ想xiǎnɡ,忧yōu苦kǔ身shēn心xīn。

便Bàn遭zāo浊zhuó辱rǔ,流Liú浪lànɡ生shēnɡ死sǐ,

常chánɡ沉chén苦kǔ海hǎi,永yǒnɡ失shī真zhēn道dào。

真Zhēn常chánɡ之zhī道dào,悟wù者zhě自zì得dé,

得dé悟wù道dào者zhě,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矣yǐ。

仙Xiān人rén葛ɡé翁wēnɡ曰yuē:

吾wú得dé真zhēn道dào,曾cénɡ诵sònɡ此cǐ经jīnɡ万wàn遍biàn。

此Cǐ经jīnɡ是shì天tiān人rén所suǒ习xí,不bù传chuán下xià士shì。

吾Wú昔xī受shòu之zhī于yú东dōnɡ华huá帝dì君jūn,

东dōnɡ华huá帝dì君jūn受shòu之zhī于yú金jīn阙què帝dì君jūn,

金jīn阙què帝dì君jūn受shòu之zhī于yú西xī王wánɡ母mǔ。

西Xī王wánɡ母mǔ皆jiē口kǒu口kǒu相xiānɡ传chuán,不bù记jì文wén字zì。

吾Wú今jīn于yú世shì,书shū而ér录lù之zhī。

上Shànɡ士shì悟wù之zhī,升shēnɡ为wéi天tiān官ɡuān;

中zhōnɡ士shì修xiū之zhī,南nán宫ɡōnɡ列liè仙xiān;

下xià士shì得dé之zhī,在zài世shì长chánɡ年nián。

游Yóu行xínɡ三sān界jiè,升shēnɡ入rù金jīn门mén。

左Zuǒ玄xuán真zhēn人rén曰yuē:

学xué道dào之zhī士shì,持chí诵sònɡ此cǐ经jīnɡ,

即jí得dé十shí天tiān善shàn神shén,拥yōnɡ护hù其qí神shén。

然Rán后hòu玉yù符fú保bǎo神shén,金jīn液yè炼liàn形xínɡ。

形Xínɡ神shén俱jù妙miào,与yǔ道dào合hé真zhēn。

正Zhènɡ一yī真zhēn人rén曰yuē:

人rén家jiā有yǒu此cǐ经jīnɡ,悟wù解jiě之zhī者zhě,

灾zāi障zhànɡ不bù干ɡān,众zhònɡ圣shènɡ护hù门mén。

神Shén升shēnɡ上shànɡ界jiè,朝cháo拜bài高ɡāo真zhen。

功Gōnɡ满mǎn德dé就jiù,相xiānɡ感ɡǎn帝dì君jūn。

诵Sònɡ持chí不bù退tuì,身shēn腾ténɡ紫zǐ云yún。

注音注解

老Lǎo君jūn曰yuē:

大dà道dào无wú形xínɡ,生shēnɡ育yù天tiān地dì;

大dà道dào无wú情qínɡ,运yùn行xínɡ日rì月yuè;

大dà道dào无wú名mínɡ,长zhǎnɡ养yǎnɡ万wàn物wù;

吾wú不bù知zhī其qí名mínɡ,强qiǎnɡ名mínɡ曰yuē道dào。

太:过于,极,高,很,身份最高之意。古代也写作“泰”。“太上”,至高无上,为尊。老君,这里特指太上道祖。君,是尊号,道清德极,称为君。太上道祖,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学术界认为,老子为太上老君,首先,这是学术界的一个说法,我们自己的确切说法,首先,称呼上,我们不能称呼为老子,而应尊称为太上道祖,我们都是太上弟子,是有信仰的,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尊敬心和恭敬心,当我们提到太上道祖是,我们应规矩的一稽首。第二,我们说,我们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太上道祖是唯一历世应化,分身下降教化世人的。太上道祖有八十一化,而化身为老子留下五千言,也只是其中的一化。所以,我们不能说太上道祖就是老子。“常”,恒常。“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我们学到修仙,都是凭借经戒而成圣成真,没有不凭借经典而成为圣人的,也没有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是四品经的首篇,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玄门弟子日常课诵修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太上道祖说:大道无形,道是至高无上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万物寂灭之后,依然存在,他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道德经》中说他“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生世间万物,他没有具体的形状,每一个事物都是他,每一个事物又都不是他,每一个事物中都有他。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杳杳冥冥,混混沌沌,其中有精,其中有物。”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因为他化生了阴阳(二),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

大道无情:大道本身,并没有思想和感情,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你的长相是否漂亮,是不是能干,有没有钱财,不会因为你个人所缺所需而有其它特殊对待,天道至公,他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都是一样的,不因为你的想当然而改变。所以,不管你如何,日月都东升西转,就是因为这种至公和没有分别。

大道无名:有两个含义,一个指你所看到的事物的表象,另外一个则是名利。道本身,这两个都没有,既是内在的,实际的,又是虚空的一种境界。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

这些,都是对道的一种不同角度的描述,既是道,又不是道,为了让后人认识他,理解他,接近他,给他勉强定一个名字,叫做“道”。

夫Fū道dào者zhě:有yǒu清qīnɡ有yǒu浊zhuó,有yǒu动dònɡ有yǒu静jìnɡ;

天tiān清qīnɡ地dì浊zhuó,天tiān动dònɡ地dì静jìnɡ。

男Nán清qīnɡ女nǚ浊zhuó,男nán动dònɡ女nǚ静jìnɡ。

降Jiànɡ本běn流liú末mò,而ér生shēnɡ万wàn物wù。

夫,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字义。这一句,说明道的生化造化之机,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清而能浊,浊而能清,清、浊、动、静、天、地,万物,都是不断生生化化,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本为体,末为用,本末两不相离。天地以太空为本,而生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天不失本,则长久,人不失本,则可成仙。降,从高到低,从无极到太极,到两仪,到四象……我们在其中,如果随波逐流,便会生死流浪,应该接近道的本源,合于大道的清净无为。什么是清净无为呢,其实就是指人真正的自性,既不是起心动念,也不是不起心不动念,其实我们凡人,经常都是以事碍理,那么有道的人,则是以理来明事,这就是凡人和有道之人的一个区别。

清Qīnɡ者zhě浊zhuó之zhī源yuán,动dònɡ者zhě静jìnɡ之zhī基jī。

人Rén能nénɡ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天tiān地dì悉xī皆jiē归ɡuī。

清为浊的根源,动为静的基础,清浊可以相互转化,而动极则静,静极则生动,人们如果能够在“五浊”中,朔本追原,做到居尘而不染尘,常清常静,以清净的心态来对待周遭的人事物,同时真心清静了,自心与天地般宽广透彻,则天地万物都在自己心中了。同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清静的法门,常习清静,可以返本归真,与道合真。

夫fū人rén神shén好hào清qīnɡ,而ér心xīn扰rǎo之zhī;

人rén心xīn好hào静jìnɡ,而ér欲yù牵qiān之zhī。

常Chánɡ能nénɡ遣qiǎn其qí欲yù,而ér心xīn自zì静jìnɡ,

澄chénɡ其qí心xīn而ér神shén自zì清qīnɡ。

自Zì然rán六liù欲yù不bù生shēnɡ,三sān毒dú消xiāo灭miè。

一阴一阳方为人,人为阴阳相结,神,有两重,秉父母之性为元神,受天地之性为识神。元神从受胎以得,其生凝于无极,无知无识,却能主宰生身之造化,当人出生一瞬间,元神跟随下降到心,识神随着第一口气的吸入,而进入,就像投胎一样,与元神合而为一,共同居住在心房,然后开始以心为主,元神失位,识神开始当家作主,而识神偏好动作,非常爱显。识神经常干扰元神,因为不能清静,朝伤暮损,日渐亏衰。元神一衰,人就容易得病,最后无常。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和六欲(色声香味触法),昼夜耗散,而元神耗散尽时,就无常了,这时候识神舍下色身离开了,所以,即便有百岁高寿,依旧是大梦一场,依旧有鬼卒押至地狱,按照这一生人所做的善恶进行赏罚。所以,我们要记住《北斗经》中告诫的:“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今天既然有机缘得遇正道,这是真真切切的福报深厚,千万不能再糊糊涂涂的混过这一生了。三毒,一指贪嗔痴,在六种根本烦恼中,这三种力量特别强,对人影响特别大,所以被称为“三毒”。另指住在玉枕、夹脊和尾闾的三尸神。

所Suǒ以yǐ不bù能nénɡ者zhě,为wéi心xīn未wèi澄chénɡ,欲yù未wèi遣qiǎn也yě。

能Nénɡ遣qiǎn之zhī者zhě,内nèi观ɡuān其qí心xīn,心xīn无wú其qí心xīn;

外wài观ɡuān其qí形xínɡ,形xínɡ无wú其qí形xínɡ;

远yuǎn观ɡuān其qí物wù,物wù无wú其qí物wù。

者指代上文清静,不能得清静,是因为人的心思没有灭,七情六欲没有去。如果能够去掉七情六欲,转化为元精、元气、元神,按照经典仔细行持,渐渐转阴为阳,则仙道可成。能够把七情六欲排遣出去,瞑目内视,发现,虽然念头从心而发,但是连心都没有了,还怎么发杂念呢?那瞑目外视,虽然心生于各种有形,但是连形都没有了,心又怎么能生杂念呢?那远视天地日月星辰,山河万物都没有了,身又生于何处呢?

三Sān者zhě既jì悟wù,唯wéi见jiàn於yú空kōnɡ;

观ɡuān空kōnɡ亦yì空kōnɡ,空kōnɡ无wú所suǒ空kōnɡ;

所suǒ空kōnɡ既jì无wú,无wú无wú亦yì无wú;

无wú无wú既jì无wú,湛zhàn然rán常chánɡ寂jì;

寂jì无wú所suǒ寂jì,欲yù岂qǐ能nénɡ生shēnɡ?

欲Yù既jì不bù生shēnɡ,即jí是shì真zhēn静jìnɡ。

能悟到心身物都没有了,那么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一件,还没有空,没有灭,就是空本身。包括自身的真空和身外的虚空。(写到这里,翻看手边的参考资料,发现了祖师爷留下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意思,最先是我的恩师告诫我的,后来我又告诫我的诸多弟子,受益匪浅。祖师爷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当然这句话有两重意思,一指无常说,一指观想境界说。身边总有很多人,把自身所带无形众生的缘分看得过重,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修行,在此略微一提,真正皈依了自己的身神命的修行弟子,你们怕什么,顾虑什么,一心勤修正道便是。已是跑题。)《道德经》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都说的要忘形守道。而世人却非常着意这个形,这个假身,饱酒肉,恋美衣,爱美色,一旦无常,永堕沉沦。

我们外不知其物,内不知其心,只有空还存在,当观见空也不存在时,当无也无了,当没有没有也没有了,所谓的没有这个空,粉碎虚空了,则湛湛然常寂了,常寂,为混沌的先天境界。此时不会产生各种欲求,欲求不生之时,自然三花聚顶,五炁朝元。

真Zhēn常chánɡ应yìnɡ物wù,真zhēn常chánɡ得de性xìnɡ;

常chánɡ应yìnɡ常chánɡ静jìnɡ,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矣yǐ。

没有念头纷扰则为真,五德五元为常,真常者,良知也。应,感应,感而遂通为应,此感彼应为得,此为道法自然说,随缘应物,缘来以真常之心应之,不先物而强为之,缘去则不留,自随他去。寂然不动,万缘顿息,人心死,道心活。道心常活,则妄念不生,则常復先天……

如Rú此cǐ清qīnɡ静jìnɡ,渐jiàn入rù真zhēn道dào;

既jì入rù真zhēn道dào,名mínɡ为wéi得dé道dào,

虽suī名mínɡ得dé道dào,实shí无wú所suǒ得dé;

为wèi化huà众zhònɡ生shēnɡ,名mínɡ为wéi得dé道dào;

能nénɡ悟wù之zhī者zhě,可kě传chuán圣shènɡ道dào。

接上文言之——如此清净无为,可以返回先天,既返回先天,则渐渐得入真道。真道,为先天大道,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道,虽然可以以经载道,以师明道,虽然经过勤修,经过积功累德,可以三千功满,八百行圆,证得了所谓的大道,实无所得,一是指道本虚无,二是指人身通过命功的修炼,产生的各种玄妙变化,实际上为身中本来自有的,并没有得到什么。为了普度、教化众生,而勉强说得受了大道

,如果众生哪一个能够穷理尽性,勤修内外,便可以传授大道之天机理法。

老Lǎo君jūn曰yuē:

上shànɡ士shì无wú争zhēnɡ,下xià士shì好hào争zhēnɡ;

上shànɡ德dé不bù德dé,下xià德dé执zhí德dé。

执Zhí著zhù之zhī者zhě,不bù名mínɡ道dào德dé。

太上道祖说:上士之心,即圣人之心:涵容深厚,保罗天地,浑然天理,和光混俗,自谦自卑,外圆内方,做事循乎天理,出言顺乎人心,何挣之有?下士虽然也好学,但学不到圣人之位,多有偏颇好胜之心,论是论非,所以说好争,上德为先天五德俱全,德行全备,不染后天,所以为上德,后天返回先天,也可以算上德。但是下德之士,太执着于后天五德(仁义礼智信),着为着相,不明道德究竟是什么,所以说不明道德也。修道,要明白一个阴阳消长之理和一个进退存亡之道。

众Zhònɡ生shēnɡ所suǒ以yǐ不bù得dé真zhēn道dào者zhě,为wéi有yǒu妄wànɡ心xīn。

既Jì有yǒu妄wànɡ心xīn,即jí惊jīnɡ其qí神shén;

既jì惊jīnɡ其qí神shén,即jí著zhuó万wàn物wù;

既jì著zhuó万wàn物wù,即jí生shēnɡ贪tān求qiú;

即jí生shēnɡ贪tān求qiú,即jí是shì烦fán恼nǎo。

烦Fán恼nǎo妄wànɡ想xiǎnɡ,忧yōu苦kǔ身shēn心xīn。

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得真道,是因为有妄心。妄心是由酒色财气、名利恩爱所牵缠出来的。其不知酒色财气四堵墙,耗散三宝损寿元;名利恩爱如浮云过眼,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既起了妄念之心,便会惊动元神。元神藏住在心中,心为诸神之主帅,人身之神,有六十四位,以应六十四卦,若元神不惊,则六十四位人神混合元神,则元神之光必大,其神必旺,神旺则性灵,此为大罗金仙之基。如果惊动了元神,便又会开始执著天上地下的万事万物,实际上,不过就是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酒色财气,人身的精血骨肉而已,而这些,哪一个都不是你强求而能得的。贪为好胜,求为苦心,如此便心烦意燥,嗔恨心起,思虑过重,忧苦身心。不得荣贵生烦恼,得了荣贵却又从荣贵中生出荣贵的烦恼。后天奉天时,延命术,为有为之术,要知道先天无为而为之道,不然难以成仙成圣。

便Bàn遭zāo浊zhuó辱rǔ,流Liú浪lànɡ生shēnɡ死sǐ,

常chánɡ沉chén苦kǔ海hǎi,永yǒnɡ失shī真zhēn道dào。

真Zhēn常chánɡ之zhī道dào,悟wù者zhě自zì得dé,

得dé悟wù道dào者zhě,常chánɡ清qīnɡ静jìnɡ矣yǐ。

上面说的如果心烦意燥,嗔恨心起,思虑过重,贪心不了,便会受五浊之辱,人生一世,而不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沉溺于各种烦恼中。酒色财气为四大苦海,迷昧于此,连人身都难保,从何谈真道呢?!

真道者,为先天无极大道,为正身修身之道,能够穷究性命之理,勤修至道的人,自然能够得道,得悟道者,需积功累行,勤参苦修,修道守道,成道了道。常清静,是说道成德备,功圆果满,阳神冲举,三官保奏。

仙Xiān人rén葛ɡé翁wēnɡ曰yuē:

吾wú得dé真zhēn道dào,曾cénɡ诵sònɡ此cǐ经jīnɡ万wàn遍biàn。

此Cǐ经jīnɡ是shì天tiān人rén所suǒ习xí,不bù传chuán下xià士shì。

吾Wú昔xī受shòu之zhī于yú东dōnɡ华huá帝dì君jūn,

东dōnɡ华huá帝dì君jūn受shòu之zhī于yú金jīn阙què帝dì君jūn,

金jīn阙què帝dì君jūn受shòu之zhī于yú西xī王wánɡ母mǔ。

西Xī王wánɡ母mǔ皆jiē口kǒu口kǒu相xiānɡ传chuán,不bù记jì文wén字zì。

吾Wú今jīn于yú世shì,书shū而ér录lù之zhī。

仙人葛翁说:我得传真道,曾经诵读清静经万遍。清静经是脱离“凡趣”的上士才修习的,不传给下士,下士与前文“下士执德”的下士同指,此说清静经的重要性,讲明清静经的传承,句句为心法,择人而传,不广而宣之。而道以真慈大善济世利人,为了利济众生,才写成文字,记录下来,方便世人都能够得闻正道,勤而行之。

上Shànɡ士shì悟wù之zhī,升shēnɡ为wéi天tiān官ɡuān;

中zhōnɡ士shì修xiū之zhī,南nán宫ɡōnɡ列liè仙xiān;

下xià士shì得dé之zhī,在zài世shì长chánɡ年nián。

游Yóu行xínɡ三sān界jiè,升shēnɡ入rù金jīn门mén。

《道德经》中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亡若存;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得闻经法,二六时中刻刻提点自己,最终功圆行满,得证大道;中士不能实实保持道心,即便如此,若按经法行持,也能成为南宫众仙;不算精进的下士,得闻此经,明得要义,还可以使自己灭罪消遣,罪灭福生,而使自己人生得到护佑。游行三界,形容元神的逍遥境界,最终挣得大罗金仙。此是说,《清静经》的经功浩力不可思议,言其地位、价值和重要性。

左Zuǒ玄xuán真zhēn人rén曰yuē:

学xué道dào之zhī士shì,持chí诵sònɡ此cǐ经jīnɡ,

即jí得dé十shí天tiān善shàn神shén,拥yōnɡ护hù其qí神shén。

然Rán后hòu玉yù符fú保bǎo神shén,金jīn液yè炼liàn形xínɡ。

形Xínɡ神shén俱jù妙miào,与yǔ道dào合hé真zhēn。

真人左玄说:修道的人,参悟到这部经的经义,行持这不经典而不辍,可得到上圣高真的加持护佑,祖师言真修之人,诚心可格天心,三分的诚心,便有七分的加持,只要去积功累行,便会感动天地,与明师相遇,得修仙之真口诀,勤而行之,太阳练气,太阴练形,最终练就九转还丹,阳神冲举,丹书下召,与道合真。妙,玄妙,指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的玄妙状态。

正Zhènɡ一yī真zhēn人rén曰yuē:

人rén家jiā有yǒu此cǐ经jīnɡ,悟wù解jiě之zhī者zhě,

灾zāi障zhànɡ不bù干ɡān,众zhònɡ圣shènɡ护hù门mén。

神Shén升shēnɡ上shànɡ界jiè,朝cháo拜bài高ɡāo真zhen。

功Gōnɡ满mǎn德dé就jiù,相xiānɡ感ɡǎn帝dì君jūn。

诵Sònɡ持chí不bù退tuì,身shēn腾ténɡ紫zǐ云yún。

东汉时,祖天师张道陵被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人家,不是指的自己的住家,而是指的人自身,自身得闻,自心得悟,自然明白世事无常,人生百态,恍如大梦一场,扫净心尘,虽在尘而又不染尘,在凡而又不染俗犯,随缘应物,烦恼荡除,自然获得身心大自在,众生护门,一是指通过诚心得到上圣高真加持护佑,二是指的自身之神,都能各守其位,最终三花聚顶,五炁朝元。道心不减,勤勤行之,一定可以功行圆满,应诏飞升。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稽首皈依众妙道,至心恭敬二玄真。

今运一心心所仪,粗识此经经所因。

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空均。

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

惟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

今日守心何所证,不失凡身得道身。

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圣众,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不能自明,毕竟迷惑。

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著空见。清静六根,断诸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传教世间,流通读诵。即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侍卫是经,随所拥护。捍厄扶衰,度一切众生,离诸染着。

尔时,天尊即说偈曰:

视不见我听不得闻

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尔时,天尊在禅黎国土,与大道真仙,万万大千神。诸天尊及诸天龙鬼神尽来集会,受吾约束。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有年灾月厄、游城赤鼠之厄、天罗地网之厄、命穷算尽之厄、疾病缠绵之厄、落水波涛之厄、虎狼蚖蛇之厄、水火盗贼、刀兵生产之厄、山林树木社稷之厄、土石桥梁之厄、毒药咒诅之厄。惟愿今对玉皇天尊、大道真圣忏悔、解禳、度脱身中灾厄。一一解散,勿为留难。敕诸天神王,并降圣力道力,承斯经力恩力,卫护弟子。受持念诵此经以后,解禳阳九百六之灾,三衰八难、九横五苦之厄。如求如愿,所履平安,出入行藏,所求利益,所愿遂心。于是众等,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此经为道教禳灾解厄的密文灵篇,以道教三清之一上清灵宝天尊的口吻宣说。虔诚诵读此篇,可以解除诸厄诸灾,概因人虽是万物之灵长,奈何受胎之时秉受天地灵气参差不齐,更有往世宿业牵缠,因此人的一生很难在安稳无灾中度过,苦难一直伴随着大众,道教祖师慈悯世人,观见世人灾祸厄运不断,受苦无穷,故特开启一诵经忏罪法门,倘若虔诚读诵,真心忏悔,自然可以灾厄远离,所求顺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炁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炁,炁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炁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注解

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又称《心印经》。此经阐明中华道家修炼学的理法,为中华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此经与《太上老君常清静经》珠连壁合,为中华道家修炼学“性命双修”的重要经典。

上药三品,神与炁精。

[释义]上药指最好的药物,三品即三种。内丹所用的三种药物,即神、炁、精三者,又称为“三宝”。有先天三宝、后天三宝之分别:先天三宝指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宝指思虑神、呼吸气和交感精。先天三宝可以成丹,后天三宝不能成丹。炼丹之人,妙在用性命双修之手段,使后天三宝返为先天三宝,再使先天三宝抟结成丹,则大道圆成。

恍恍惚惚,杳冥冥。

[释义]《老子》第21章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是描述此中景象。恍恍惚惚,指炁生之时,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炁;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时,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两句皆指先天三宝发生之时,修持之中出现的景象。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

[释义]无者,性也,神也。有者,命也,炁也,精也(先天精即炁)。存无即存养元神,归于虚无。守有即保守元炁,谨藏勿失。神、炁、精三者抟聚一处,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间。此谓“结丹”,结丹之所在下丹田。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释义]风,指呼吸。回风,指呼吸内转。先天三宝抟结成丹之功,还需运用呼吸,调节火候,混合一处,方可炼养大丹。大丹成就,约需百日时间。此即丹家所谓“百日筑基”之说,修炼至此则命功基本完成。然后“养丹”,养丹之所在中丹田。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

[释义]上帝,指上丹田。经过结丹、养丹之功,就要将丹移至上丹田,准备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脱生死,飞升天界,合于大道。修为至此,约需一纪(12年)之功。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释义]知者,指智者,指有智慧的人。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领悟,而愚昧的人则难以实行。道谚曰:“道不传匪(非)人”,匪人并不仅指坏人,愚昧之人亦属匪人,难以成道。故此修道之事,特别讲究选择人才。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

[释义]修持功深,与天地之炁合为一体。则周身包裹天光,举足如踏云端。呼吸培育,而炁愈清纯。浊阴之气日去,而清阳之炁日长。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释义]玄牝,指丹田。呼吸真炁,出入于丹田之间。此时由于身中真炁,变得至清至纯,所以感觉炁机似有如无,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

[释义]真炁绵绵不断,皆归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炁进入,则根蒂坚固,长生之道得矣。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释义]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应当配合元神。

神合其炁,炁合体真。

[释义]元神还应当进一步配合元炁,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一处,吾人身体方可脱化,成为真人之身。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释义]真,指先天之元神、元炁、元精。如果达不到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实效果,一切都是牵强附会之空谈。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

[释义]元神变化,能够入于石内,能够飞形天外。所谓“散则成炁,聚则成形。”神通变化,不一而足。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释义]修炼成功,乃为真人。此时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载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惧一切水火灾难。

神依形生,精依炁盈。

[释义]神依于形体而存在,形须神立,形去神离。精依于内炁而充盈,精由炁生,炁竭精枯。归根结底,三者皆依于形体而生存。所以中华道家强调性命双修,且以形体长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坚固不坏的形体,则神、炁、精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为无从谈起。

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释义]能够保住形体坚固不坏,则神、炁、精三宝常常充盈。就象青青松柏一样,不畏严寒,永不凋残,而生机长存。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

[释义]三品指神、炁、精三宝,一理即一源也。炼丹所用三宝,乃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属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头,故曰三品一理。其实乃为先天大道生化而来,其中精微,妙不可言。惟实修可以知之,非拟议可以知之。

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释义]神、炁、精三者既来自同一本源,则三者不可分离。聚之则共存,散之则俱亡。故此修真之人,当常使神、炁、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离炁,炁不可离精,精不可离神。三宝既不离散,则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

[释义]七窍,指耳、目、口、鼻等七窍,本来各有各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神、炁、精三宝抟聚一处,结成大丹。则人身各处,再无滞碍。玄关窍开,则窍窍相通,自然七窍相通,皆有光明,内外照彻。

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释义]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为人身阴阳二炁之精华。金庭,指黄庭,即丹田。修炼进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现日月光芒,照彻于丹田之内。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

[释义]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会出现,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比之起初修道之时产生的小小变化,实有霄壤之别。此时浊重之躯,脱换为轻清之体。自然感觉身轻如羽,举步似飞。

太和充盈,骨散寒琼。

[释义]太和,指太和之炁。寒琼,指仙界。修炼至此,已然脱胎换骨。太和之炁,充盈全身。全身骨质,尽化为炁。周身之炁,与仙界打成一片。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

[释义]得丹之后,自会出现以上灵验。如果不能得丹,则有生命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持,皆须真修实证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实际功修,仅凭道听途说或望文生义,妄谈效验,反有殒身之虞。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释义]内丹产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无形无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释义]诵,指诵念。持,指行持。万遍,即很多遍。这里告诉人们,学习此经不光要诵念,即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同时还要在实际修炼之中去反复领悟,才能明白经文的真实含义。

玉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

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

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

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注释]

⑴玉清宝诰:玉清,原指三清境之玉清圣境,为元始天尊所治之处。此引指元始天尊。宝诰,诰即告。道门文体之一,系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

⑵至心皈命礼:斋醮诵经用语。至心,诚心至意;皈命,即归命。《皇经集注》称:“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恭持,故云至心皈命礼。”此处指在开始诵《玉清宝诰》前先称此示虔心。下同。

⑶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又称三界天。欲界为食欲和淫欲未清除的众生所住世界;色界在欲界之上,已离粗欲而只享受精妙境象的众生所住世界,但此界仍有质象形碍;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离质象形碍清澄虚净之世界。三界中人寿命有限,不能超越劫难,寿尽仍要入于轮回。梵炁,指大梵之气。罗,大罗天。位于三界诸天之上。此句言,三界诸天之上,为大罗天胜境,大梵之气,包罗诸天。

⑷上极无上,天中之天:此句言,位于三界诸天之上的大罗天,为至高无上的仙境。《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大罗天者,虚皇(元始天尊年号,此引指元始天尊)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究极。”故曰上极无上。元始天尊为道教至高神,所有诸天仙境皆以大罗仙境为至高境,故言“天中之天”。

⑸郁罗萧台,玉山上京:郁罗萧台,为元始天尊升座之台。《皇经集注》称:“天中最上之极,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萧然真清,故言郁罗萧台。”玉山上京,即玉京山,为元始天尊郁罗萧台所处之境。《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称:“玄者玉京山,在三清之上,无色无尘,上有玉京金阙七宝玄台(郁罗萧台),紫薇上宫,中有三宝神经,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方各生一注,弥漫八方,覆盖诸天,包罗三界,为无上大罗天。”故言“玉山上京”。

⑹渺渺金阙,森罗净泓:渺渺,悠长而遥远。金阙,即天庭。森罗,纷然罗陈。净泓,喻指纷然罗陈的天庭如同海水一样洁净而深远。《皇经集注》称:“天有万象罗列,深奥难穷,故言森罗净泓。

⑺玄元一炁,混沌之先:玄元一炁,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其顺序是元炁分形而生始,二炁分隶混沌开光,炁清高澄成天,炁降积滯成地,二炁分合中有和炁,名曰玄炁。故称“玄元一炁”。《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称:“无上三天,最上为大罗天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故“玄元一炁”,又指清微天玉清圣境。混沌,谓天地未开辟以前之元气状态。

⑻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宝珠,指化生天地万物的玄元之气。玄之又玄,语出于《道德经》,指深远莫测之意。

⑼开明三景,化生诸天:开明,开启光明;三景,指日、月、星。《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三章》称:“三景得之而发光。”化生,谓神的妙化。《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称:“化生者,福有神力,于变化中生。”

⑽亿万天真,无鞅(yàng)数众:天真,道教所分七品道士之一。天真道士,谓体合自然,内外纯静。无鞅,无穷无尽。此句言,元始天尊开劫度化下界学道之士,数量众多,无穷无尽,以阐扬道理,弘扬教法。

⑾旋斗历箕,回度五常:旋斗,旋转的北斗星。历箕,历法中所载的箕宿星,为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末一宿。回度,即度回,度化而使回归自然。五常,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⑿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巍巍,高大无比。大范,大的风范。万道,指道教诸派总称。此句言,元始天尊为道门风范之始祖,道教诸派之宗师。万法之宗祖。

⒀大罗玉清,虚无自然:大罗,即仙境大罗天;玉清,三清天之一,指三十六天中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天界,为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谓由大罗天所生的玄元一炁化生。虚无自然,大罗天至高无上,虚无飘渺,玉清境由玄元之炁所化生,故言“虚无自然”。

⒁至真妙道,元始天尊:至真,原为对修真得道者的尊称。谓六年绝粒,鼻无喘息,名曰至真。此对元始天尊的称颂。妙道,玄妙之道。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元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第一位神。《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三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上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注释]

⑴上清宝诰:原指三清之上清真境,为灵宝天尊所治之处。此引指灵宝天尊。

⑵居上清境,号灵宝君:上清境,道教所指的三清圣境之一,为灵宝天尊所居住的仙境。灵宝君,为上清灵宝天尊之神号。道教称其为三洞经之洞玄部教主。

⑶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祖劫,亦称“五劫”。指龙汉、延康、赤明、天皇、上皇等上古年号。化生,指灵宝天尊历劫化生之大梵之炁。九万九千,为虚数,指众多。梵炁,指大梵之炁,亦称玄炁。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

⑷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赤书焕发,赤书即指古灵宝经中的《五篇真文》。道经称,该真文发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文势曲折,不可寻详。元始炼之于洞阳之馆,故称“赤书”。六百六十八真文,指《五篇真文》,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组成。《度人经》将五篇真文视做天地之根,故称真文。

⑸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混沌,指天地未开辟之前的元气状态。赤文,即上言之《五篇真文》。该文起于混沌之先,故称混沌赤文。开,开化。九霄:指九天云霄,在天上极高处。《太清玉册》卷八称九霄名分别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道经称九霄各有大帝主之,一曰神霄玉清大帝、二曰青霄好生大帝、三曰碧霄总生大帝、四曰丹霄太平大帝、五曰景霄中极大帝、六曰玉霄皓元大帝、七曰琅霄始青大帝、八曰紫霄合景大帝、九曰太霄晖明太帝,皆为神仙所居之所。

⑹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纪,“记”。元洞,谓构成天、地万物之祖气。玉历,即天上空洞历纪之名,语出《度人经》。《度人经集注》称:“玉者,玉字也;历者,记也。元始结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虚空,光照四方,二仪分判,日月星宿,于是列明,众圣所珍,号为玉历;记天帝劫运,推历度数,真人书记其事,撰结成经,故曰玉历也。”五劫,道教所划分天地未分,既分及化生万物的五大劫号名。即延康、龙汉、赤明、开皇、上皇等。

⑺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天经地纬,原以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此指上天下地。巍乎,高大也。此指天高地大。造化,创造化育。世间万物皆由天地所生并养育,故称天地是造化之宗。

⑻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枢阴机阳,指宇宙间阴阳远行的关键。卓尔,特立貌。雷霆,指疾雷。雷电虽为自然现象,但它的产生是由于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撞击而成的,阴阳二极的作用先产生闪电,闪电过程中因高温使水滴气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强烈的爆炸,并发出震耳的雷鸣声。故称,阴阳是雷霆之祖。

⑼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灵宝天尊之盛德。

⑽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玉宸,指天上宫阙。《皇经集注》卷六称:“玉宸尊黄,天子所居为宸。”灵宝为道教至高神“三清”之一,故言玉宸道君。灵宝天尊,道教“三清”第二位神。《云笈七签》中“三元”之说认为,大道“生乎妙一,分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住在上清境,称禹余天。它的气元黄,为洞玄教主,传授洞玄部经典,故后世尊称为“灵宝天尊”。

太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而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注释]

⑴太清:原指三清境之太清仙境,为太上老君所治之处。。此引指太上老君。

⑵随方设教,历劫度人:随方,随便在什么地方。此指到处。设教,即开坛传教。道教奉太上老君为至高神之一,尊为教主。认为老君应感随方变化,无世不在。因此,老君自然会处处开坛传教。历劫,天地一成一败为一劫。此指无数此劫。度人,度化世人。因老君为代代化生,故言历劫度人。

⑶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皇,黄帝。《太上老君开天经》称:“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故言“为皇者师”。《犹龙传》说:自三皇五帝以来,老子改名换号,成为历代皇帝的老师。神农时的太成子,轩辕时的广成子,帝尧时的务成子,秦汉时的河上公,都是老子的化生。唐代帝王尊崇道教,奉老子为先祖,立庙祭祀。唐高宗乾封元年(),封太上老君为“大圣玄元皇帝”。故又称之为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道经称老子虽降生于殷代。但老子之号则始于无数劫,甚杳杳冥冥,渺邈久远。开辟之前,复下为帝师,代代不绝,后又化生降世,为王者师。老君为代代化生,无世不在,只不过其名不同,故称假名易号。

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立,建树、成就。天之道,即天道。指宇宙万物化生之本源。地之道,指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隐圣显凡,指老君隐圣降凡,成就天道、地道和人道,从而造化社会和世人。

⑸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总,聚积。官君,官员及君王。老君代代化生,为历代帝王师,众多达官贵族皆宗奉于他。包,包容。梵炁,大梵之气。指构建太清圣境之气。

⑹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老子铭》称老君“道成仙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故言其化行今古。道德,即《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或又称《老子五千言》,为道教之祖经。《吕览·不二篇》谓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下经”五千言,即此书。该书分上下两卷,八十一章。为韵文哲理诗体,上卷三十七章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故称“道德凡五千言”。

⑺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主握,主持和掌握。阴阳,指化生天地万物的原质之气,雷霆,指疾雷。九五数,即九五之道。指雷法中的修持修炼养方法。认为,金长生在已,旺于酉五数也,墓于丑九数也;水土长生在申,旺于子五数也,墓于辰九数也;木长生在亥,旺于卯五数也,墓于未九数也;火长生在寅,旺于午五数也,墓子戌九数也。壬子为东方之根,丙子为北方之源,甲为雷,庚为霆,甲庚为雷霆之号令,壬为雷霆之局,丙为雷霆之令,子为雷霆之宗。即施用雷霆须依时令而发。

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灵宝天尊之盛德。

⑼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圣母碑》将老子等同于“道”,称其“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为先于天地的神灵。东汉时,张陵创立道教后,著《老子想尔注》谓“一(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把老子尊奉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为老子的神名。道教最高神“三清”的第三位神。

弥罗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

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

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

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

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注释]

⑴弥罗:即弥罗宫。为玉皇大帝所居住之境。此引指玉皇大帝。

⑵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太上,至大至尊。《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注解》:“太者,至大之称,上者尊崇之号。”弥罗,弥罗宫。该宫在诸天之上,故称无上天。玄真境,玄真原指道的真谛。此指玉皇大帝所居住的仙境,弥罗宫就在此仙境之中。《皇经集注》称:“玉帝天宫,有玄象瑞光,非凡象幻假,永不坏,微难穷,云妙有玄真境。”

⑶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渺渺,指非常遥远,在虚无飘渺之中。紫,紫色。金阙,即天庭。《皇经集注》称之为“渺渺紫金,瑞光玄象之金阙”。太微玉清宫,指玉帝所居之宫,在紫金阙内。《皇经集注》称:“太上玄微玉清宫。玉帝所居之宫,玄瑞紫炁。金光四十亿万里,巍巍如如,永不毁沦,绝无尘染,诸天不能及,故云,太微玉清宫。”

⑷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无极无上圣,指玉帝道高无极,位尊无上,至德大圣。廓落,指大。此句颂赞玉帝为宇宙之内最大智慧者,他发出很大的智慧之光来启发世人,使暗昧无知之人从此得到智慧的光明。

⑸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寂寂,默默无声,寂寂不可识。浩无宗,浩浩然无有根宗。皆指玉帝智慧之光。玄范,高尚的典范。总,统领、统管。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并上、下合为十方。此句颂玉帝智慧之光尊崇无比,他总是默默无声地以其极高的智慧统领天界诸神化世人。

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湛寂,寂寞无声。此谓寂寞无为,即无声无息,无思无为。真常道,谓永恒之道。《清静经注》称,“不变不妄,谓之真常”。恢漠,弘大而无声。大神通,最大的神通。此句颂赞玉帝寂寞无为却能固守永恒之道,宏大无声却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此为玉皇之尊号。《皇经集注》称:“玉皇,非一天之尊,乃万天之主,三教之宗,最上无极大天尊,玄虚苍穹高上帝。”玄穹,即玄穹主。指玉帝为“穹窿苍穆,诸天都教主”。宋真宗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上帝”。宋徽宗又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天皇宝诰

至心皈命礼

紫微宸极,勾陈天宫。九光宝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体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主持兵革之权衡,广推大德;统御星辰之缠次,毋失常经。上象巍峨,真元恢漠。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注释

⑴天皇宝诰:天皇,即天皇大帝。全称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四御”之一,其职统御万雷。

⑵紫微宸极,勾陈天宫:紫微,即紫微宫。在北斗以北,按《步天歌》有星15颗,以北极为中枢,成两屏藩的形状。宸极,即北极星。此指北极大帝。道教尊神“四御”之一。道教认为北极大帝居住在紫微宫中,故又称为紫微北极大帝。北极大帝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宗主,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在道教神系中是仅次于“三清”和玉皇的高位神。勾陈天宫,即勾陈星座,位于紫微垣中,共有六颗星组成。道教将勾陈六星神格化,尊为四御之一,宣称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⑶九光宝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九光,指九色宝光。为至一、皇一、帝一、元一、真一、天一、玄一、太一、正一、九一之气所化生。即至一始圣,混为苍光;皇一始圣,洞为赤光;帝一始圣,浩为青光;元一元真,昊为绿光;真一元真,景为黄光;天一元真,遁为白光;玄一玄仙,融为紫光;太一玄仙,炎为碧光;正一玄仙,演为乌光。宝苑,指九色宝光集中之地。五炁,指金、木、水、火、土之精炁。玄都,神仙所居之处。此言玄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之精炁构建而成。

⑷体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体,成形、生长。元皇,谓天地人始分之时。佐司,辅助并掌管。玄化,指天地人的玄妙变化。总,统管。两级,指南、北。三才,指天、地、人。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故称“总两极而共理三才”。

⑸主持兵革之权衡,广推大德:兵革,原为兵器衣甲的总称,此喻指战争。权衡,权为秤锤、衡为秤杆,此指权衡战争的得失。大德,盛大的功德。此句言,天皇大帝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大力推行德*,以德行来教化世人。

⑹统御星宸之缠次,毋失常经:统御,控制、驾驭。星宸,指天上众星。缠次,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毋失,不会失掉,此指符合。常经,原指自然界恒久不变的规律。此指日月星辰远行的规律。

⑺上象巍峨,真元恢漠:上象,指天皇大帝的形象。巍峨,高大雄伟。真元,真元之气。恢漠,弘大而无声。

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天皇大帝之盛德。

⑼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此为天皇之尊号。勾陈大帝,全称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星主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璇玑玉衡齐七*,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后土宝诰

至心皈命礼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咸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全文详细解释如下:

后土: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全称“承天效法厚得光大后土皇地祇”,俗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宋代时,道教列为“四御”神之一,宣称后土神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九华,形容器物的华丽。此指玉阙的华丽。玉阙,仙人所居的宫阙。七宝,原指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此指用多种宝物做成的皇房。皇房,后土皇地祇居住之所。

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承天禀命,蒙受上天的指令。主阴执阳,即执掌阴阳。道教称后土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的神。故言“主阴执阳之柄”。

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道推尊,即推尊道。“道”为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此喻指道的义理。含弘,包含了弘扬之意。德数蓄,即数蓄德。数蓄,指如数积聚,德,先秦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讲求清静无为,因顺自然,有所得于道,就是“德”。此指德行。柔顺,指顺应自然。利贞,指两种德行。《易》以“元亨利贞”为四德。

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效法,即效仿。昊天,指昊天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根本,事物的本源。坤元,原为《周易》用语,“乾元”的对称。《易·坤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此坤喻指后土神,元为坤德之所。此言后土神德育万物之美和大地山河之秀。

流行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流行,原指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此指广泛布施。品物,即物品。生成,意即发展和变化。施,给予。母道,喻指生命指源。仁,仁慈。

岳渎是依,山川咸仗:岳渎,岳为高大的山,渎指大川。一般把山岳、丘陵通称为山,川指水道或者河流。咸仗,全部仰仗。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后土之盛德。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此为后土神的尊号。北宋*和六年(年)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南极宝诰

至心皈命礼

高上神宵府,凝神焕照宫。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⑼。

[注释]

⑴南极宝诰:南极,指南极长生大帝。为上帝之长子,主南方,执掌人间寿福之事。下有南极上宰,广寿仙翁;南极六司,延寿星君;南极福星,天德星君;南极禄星,天佑星君;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等神仙。此诰,《道藏》第五册《诸师真诰》称《神霄耗》。

⑵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高上,高高在上。形容很高。神霄,谓天的最高层。《道法会元》卷七十六称:“神霄府,乃真王(玉清真王,即南极长生大帝)所治,在于东南指位,其卿师使相赞辅玄化,雷霆玉经言之详矣。”可见,神霄府乃南极长生大帝所治之处。凝神,聚精会神,精神凝定不浮散。焕照,光彩照人。此言静心修炼,自然会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宫阙。

⑶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会,聚合、回合。元始祖炁,指先天虚无自然之妙炁。分真,分化成真。应,随。妙道虚无,即虚无的玄妙之道。开化,原指启蒙、教化。此指开度教化世人。

⑷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位乎,位于。九霄,谓天的极高处。统理诸天,南极长生大帝,为上帝之长子,主南方,执掌诸天人之寿福,故言“统理诸天”。

⑸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总乎,应合子。十极,即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宰制,统掇、支配。万化,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⑹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宣,宣布、传播。金符,即神符。道教驱役鬼神以至人神合一的秘文。垂光,垂犹言“俯”,用为敬词。光,通“广”。济苦,济度苦难。施,给予。惠泽,惠通“慧”,指智慧;泽原指雨露,此引申为恩泽。覆育,指天地养育万物。兆民,指众百姓。兆,极言其多。

⑺恩溥乾元,仁敷浩劫:恩溥,恩泽广大。乾元,原为《周易》用语,“坤元”的对称。《易·乾》:“彖(tuàn)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乾”有“元亨利贞”四德)故以元德配乾释之。”此指大德。仁敷,布施仁爱之心。浩劫,大灾难。

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南极长生大帝之盛德。

⑼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此为南极指尊号。道经称,神霄玉清真王,乃上帝指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北宋末出符箓道派神霄派,称其符法出子“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又号南极长生大帝。

祖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辨,夺福庭治而化咸泉。德就大丹,道齐七*。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辅玄体道。大法天师。雷霆都省。太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1)老祖天师宝诰:祖天师,为一代天师张道陵,又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邑人,汉留候张子房之八世孙。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祖天师降生前,其母梦魁星下降,感而受孕。少聪颖,七岁通读《道德经》及河洛之书。后辞官修道。时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害民。祀奉鬼妖之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张天师携王长、赵升等弟子平定妖邪,斩杀巫师,后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为道教开山落地之教主。此宝诰为正一派老祖天师宝诰,区别于全真派。

(2)泰玄上相,扶教三天:泰玄,指深奥玄妙的道理。上相,对宰相的尊称。扶教,扶佐道教。三天,指三清天,谓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

(3)鹤鸣山上得真传,龙虎玄坛留妙决:太上老君于鹤鸣山下降,授予张道陵天师之位。汉顺帝永寿元年祖天师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祖天师曾于云锦山筑坛炼丹,三年而丹*虎现,故云锦山又称龙虎山。玄坛,护法之意。

(4)三洞法箓,诸品灵文:三洞,《洞真》、《洞玄》、《洞神》。法箓,召将施法之牒文。

(5)一千二百之官军,匡扶正教:指祖天师拜领太上老君所授经文后,日解秘文,可召集三万六千之神灵、一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驱使。

(6)二十四品秘箓,普度后人:即太上老君所授之《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

(7)都功玉印,官服群履:为太上老君所授三五都功玉印等法器。官服群履,分别为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以上二句可见祖天师责任之重。

(8)居都省而常侍上帝,掌三界而度下民:都省,天界官位。三界,天界、地界、人界。词句喻意祖天师之职能。

(9)雌雄二剑,诛斩妖精。致雨作晴,轰雷掣电:雌雄二剑,太上老君所授。词句描绘祖天师之法力之高。

(10)如是立坛而布化,助国兴邦以安民:此句喻意指祖天师立道教教化世人之盛德。

(11)功成行满,白日飞升。祖师三天扶教:汉安元年(公元年),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山与夫人雍氏共白日飞升。唐禧宗中和四年(公元年),封祖天师为“三天扶教大法师”。

(12)辅玄体道,大法天师。祖一洞玄,显佑真君:扶教,辅佐道教。玄,即道。体道,修道之过程也。南宋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

(13)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大圣降魔护道天尊。明崇祯皇帝加赠祖天师为“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界称“大圣降魔护道天尊”。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地宇宙。降魔,降除妖魔。护道,护卫道教,天尊。对得道神仙之尊称。

葛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天台得道,阁皂成真。昔受东华,复转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证太极仙班。慈怜拯拔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简玉笥,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救,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1)葛仙翁宝诰:葛仙翁,葛玄。汉末三国时道士,字孝先,江苏句容人。《抱朴子·金丹篇》记载,曾从左慈真人学道,受《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书,于阁皂山修道,为古灵宝经主要参与造作者,道教灵宝派祖师,丹鼎派代表人物。后世道教尊称为”葛仙公”。宝诰,用于褒扬。

(2)天台得道,阁皂成真:天台,天台山。《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曰:“入天台山学道,威通太上,遣三圣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

(3)昔受东华,复转西蜀:东华,东华帝君。《清静经》有云:“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

(4)诏命玉京金阙,位登太极仙班:玉京金阕,天帝所居之处。仙班,神仙的行列。这里指葛仙翁被尊为“太上玉京太极左宫仙公”。此言说明葛仙翁仙界地位之尊。

(5)慈怜拯拨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普资,普度。苦爽,恶道的亡魂。

(6)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葛天氏,传说中远古时期一贤德部落的名称。勾漏,地名,传说为道家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

(7)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闲玉笥,修理金书:括苍,括苍山。玉笥,一说玉筐,一说山名,具体本人不详。金书,这里指灵宝派典籍。

(8)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仙翁:大悲,指葛仙翁悲悯世人。大愿,葛仙翁救度众生之宏愿。大圣,葛仙翁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葛仙翁慈祥呵护众生。此句力赞葛仙翁之无量功德。

(9)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雷霆玄省,天界九司三省之一,即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10)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孚佑,庇佑。以上句为葛仙翁之封号。

(11)垂恩广救,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葛仙翁天界之尊号。可见葛仙翁之大慈悲。

许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混元始祖,一炁分真。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勤苦备悉,经纬逾深。万法千门,罔不斯历。救灾拔难,除害荡妖。功济生灵,名高玉籍。众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愿,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枢伏魔上相。至道玄应,神功妙济。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检校。普天奏议大夫。天医大帝。历劫度人祖师。净明普化天尊。

许真君宝诰:许真君,名许逊、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父许肃东汉末年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公元年)许逊生于南昌县益塘坡。后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公元年)任旌阳令,故人称许旌阳,又称许真君。东晋宁康二年(公元年)八月初一日许真君合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成仙,真君飞升后,后代于西山许宅建“游帷祠”,即今西山万寿宫。宝诰,此为许祖积功修道之诰词,用于褒扬。

混元始祖,一气分真:混元者,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一气分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句言大道之延续、演化、与形成。

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多劫,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积修,积累修为之意,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以上二句均可见许祖师来历之深。

勤苦备悉,经纬逾深:备悉,详细掌握了解之意。经纬,织物的纵线与横线,喻意为道法之广博。逾深,深刻的超越。

万法千门,罔不斯历:罔不,即无不。斯历,此在为经历,学习之意。以上二句体现了许祖师对道业的勤苦精进,可见许祖师道法之高。

救灾拨难,除害荡妖:词句言许祖师生平之事迹。详见许祖师斩杀蛟龙救万民之故事。

功济生灵,名高玉籍。众真推仰,宜有甄升:玉籍,指仙人之名籍。宜,应当、理应。甄升,提升。此句言许祖师之无量功德,因救度万民,而受众仙之推崇,堪为人天楷模。

大悲大愿,大孝大仁:大悲,指许祖师悲悯世人。大愿,许祖师救度众生之宏愿。大孝,许祖师视天地众生如己之父母。大仁,许祖师慈祥呵护众生。此句力赞许祖师之无量浩德。

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枢伏魔上相:此为九司之神职,主理神霄府之*务。《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有云:在昔元始天尊敕太清无上元君,令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即许祖师)判雷霆泰省事。可见许祖师品位之尊。

至道玄应,神功妙济:至道玄应,指大道神妙的感应。神功妙济,在此释为神灵用玄妙的功力,救济众生。“神功妙济”亦为许祖师之封号。

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九天司籍,指九天之内神灵之户籍。太乙,又称太一。即道家所言之“大道”,定命,注定的命运。词句言许祖师之职能。

三天按察都检校,普天奏议大夫,天医大帝:检校官为南北朝时期官职名,为核对、核实之意。“都”为总管之意。在此释为许祖之职位。

历劫度人祖师,净明普化天尊:此为许祖师之尊号。天尊,乃对得道神仙之尊称,为玉皇加封。元代道士刘玉以“净明”为教派名称,意为“由真忠至孝,复归本净元明之境”,故曰“净明”。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刘玉奉许逊为教祖,正式创立“净明忠孝道”。道教将其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称为四大天师。

萨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派流西地,迹显龙兴。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授铁师之教旨,掌玉府之雷书。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代天宣化,咒枣书符。运风雷於咫尺之间;剪妖魔於斗罡之下。道参太极,位列仙班。松筠野鹤任纵横,遐迩孤云常自在。方方阐教,为万法之宗师;处处开坛,作后人之模范。都天宗主。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注释]

⑴萨祖宝诰:萨祖,即萨守坚,宋代道士,少尝学医,欲济人礼物,结果却误用药伤人,遂弃医求道。曾于陕西遇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得受“咒枣之术”,遇林灵素授羽扇一柄,言“有病者,则扇之即愈”;又见王文卿于青城山,尽得雷法之传。萨守坚皆精志修炼,由是道法大显,出入巴蜀。游东南至闽中。守坚尤精于神霄雷法。曾撰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其法裔称“西河派”或“天山派”。此即为萨祖积功修道的诰词。

⑵派流西地,迹显龙兴:西地,指四川。龙兴,地名,在甘肃省。此句言,萨祖曾去四川传道,将他所创教派——西河派,也传至四川西部,甘肃龙兴也留下了许多有关萨祖的圣迹。

⑶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萨祖遵从师训,用咒过的枣子替人治病。治愈极多;每咒收钱七文,每日咒百余枣,自己只取七十文,其余皆施给穷人。一心只知道积行功德以求得至道。

⑷授铁师之教旨,掌玉府之雷书:铁师,不徇私情,刚直无私的师尊。萨祖《雷说》自述“得遇真师,成就大事。”《吕祖全书》卷二十三《雪过修真忏》所列圣班第二位为“太初玄元铁师元阳上帝”《仰启咒》有“亲受铁师传妙旨”句。如何得授铁师教旨,事秘不可考。又萨祖曾收王善(即王灵官)为徒,当王善初次显形时,铁冠红袍,手执玉斧。铁师或指王善,且备一说。玉府,玉枢雷府,为天上管辖雷霆号令之处。雷书,雷法秘籍,阐说召雷之法。萨祖传授真师相付的教旨,道成之后掌管玉枢府的秘籍。

⑸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百衲,即百衲衣。衲原作纳,密针缝纫的意思。百衲,指用多种布料缝补拼接,为苦志修行者所穿。五明降鬼扇,萨祖学道修行后,曾遇林灵素真人授以羽扇一把,有病一扇即愈。同时,它还有驱邪降魔的功效。百衲衣和降鬼扇成了萨祖的两件宝物,一直随身携带。

⑹代天宣化,咒枣书符:宣化,宣导教化。此指萨祖代替上天宣传道教真旨,劝导世人虔心奉道。咒枣,即咒枣术。萨祖之咒枣术得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所授。治病时,通常先用香水将枣子洗净,然后左手心持枣,右手掐诀,吹炁在枣上,让病人吃下,即可驱鬼治病。萨祖曾广行此术,治病救人。书符,即画符。

⑺运风雷于咫尺之间,剪妖魔于斗罡之下:运风雷,指搬运风雷、转动风雷。萨祖精子五雷正法,善能在咫尺之地运转风雷。斗罡,原指北斗杓柄最末一星。北斗运于天中,罡星所指方位没有差失,故代表天之正气。雷法以斗罡所指推定雷霆所在,子罡下召雷。而体内正炁,则为内天罡,动之即与外天罡相应。萨祖天罡正气迸出便是电光,召之可以剪伐妖魔。

⑻道参太极,位列先班:太极,即道之全体。萨祖学道修仙得道后,已参透太极之理。即可与道合真,进入仙界,名位列于仙班。

⑼松筠野鹤任纵横,遐迩孤云常自在:松筠,松树、竹子。野鹤,不受拘束的仙鹤。松筠野鹤,喻萨祖深得自然之趣。遐迩,或远或近。孤云,自由飘荡的白云,此句言,萨祖深得自然之趣,纵横无碍,如孤云般或远或近自在往来。

⑽方方阐教,为万法之宗师;处处开坛,作后人之模范:方方,每一个地方。萨祖修炼得道后,到处阐教,开坛说法,成为万法宗师。

⑾都天宗主,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此为萨祖仙界尊号。

九天玄女宝诰

至心归命礼

先天神姥,上世仙姑。庄严妙相,常现娑婆世界;清淨法身,早登梵刹琅嬛。玄都天界,系玉腰金。圆峤方壶,蒸沙煮石。放无极之神光,普照群生;运玄元之道炁,化成万物。功垂今古,德配乾坤。位列九天,掌造化之枢机;灵通三界,司雷霆之号令。慈悲广大,变化无穷。手持宝剑,斩魔王于斗垣之下;足踏金莲,朝皇母于瑶阙之中。宏慈宏愿,至显至灵,九天玄女无极元君。

雷祖宝诰

至心归命礼

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注释]

①雷祖宝诰:雷祖,雷神之祖,即雷祖天尊。道经以雷祖居九天之上,综司五雷,应化九天,运心三界,而总管雷霆都府,及二院(指五雷院、驱邪院)、三司(指万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此诰原文出于《道藏》第五册《诸师真诰》之《普化号》。《道藏辑要》张集《玄门功课早坛》称《普化诰》。

②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九天,天空。指天的极高处。应元府,雷祖天尊所居住之仙府。无上,至高无上。玉清王,即玉清真王。《玉枢宝经集注》称: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神普化天尊。故称“无上玉清王”。

③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fū)九凤:化形,变化形状。满,充满、布满。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亦泛指各处。谈道,即讲道。趺:盘腿坐。九凤:《山海经?大荒北经》称“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此处是指宝座名。

④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三十六天,谓神仙所居住的三十六天界。宝笈(jí),笈指书箱。阅宝笈,《玉枢宝经》称“阅太幽碧瑶之笈。”考琼书,考指核正、考证;琼书是指仙界中的经书。《玉枢宝经》称“考洞微明晨之书。”

⑤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劫,世界经历若千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正真,指得道成真。权,权宜。指适合一时权宜之法。大化,广泛的教化。此指雷祖天尊的教化。此句言雷祖天尊在一千五百个劫之前,就已经得道成真,并开始广泛教化世人。

⑥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手举,手执。金光,金色祥光。如意,道教斋醮法器。用竹、玉、骨等制成,头作灵芝或云叶形,柄微曲。明《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群魔。宣说,指讲解。玉枢宝经,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此指雷祖天尊手执如意,讲解玉枢宝经,以教化世人。

⑦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微尘,细小的灰尘。发号,发出号令,此指雷祖天尊发出降服诸天妖魔的号令,如有不顺从者,便使其化为灰尘。疾如风火,指雷祖天尊发出号令之快,如同风火一样。

⑧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而伏诸魔:清静,清心寡欲、无为和静。此句言,雷祖天尊以清静之心而弘扬教化世人之大愿,凭借自己聪明智慧的力量来降服诸天妖魔。

⑨总司五雷,运行三界:总司,统领掌管。五雷,指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运行,运用主观意识。道教认为,一切意识等精神领域的内容,都属于“心”的范围。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⑩群生父,万灵师:群生,即众生。万灵,指一切生灵。雷祖大帝发大愿教化世人,又起哀怜之心度化生灵。故称“群生父,万灵师。”6

⑾大圣大慈,至皇至道:大圣,指具有极高智慧。大慈,慈爱、慈悲。至皇,指至高无上的地位。至道,最根本之道。

⑿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此为雷祖的尊号。

评论

玄坛宝诰

至心皈命礼

灵通丕演,圣德昭彰。凝形於大梵之初,显化乎无穷之世。持鞭提索,驭虎降魔。飞行三界鬼神惊,呼吸一声天地振。威光景朗,无愿而弗从;玄鉴灵明,有求而皆应。救生灵疾苦,保家国安宁。赞扬道法以无穷,亶镇玄风于永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扶天广圣如意冲和大神君。

玄天宝诰⑴

至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⑵。修真悟道,济度群迷⑶。普为众生,消除灾障⑷。八十二化,三教祖师⑸。大慈大悲,救苦救难⑹。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弈使⑺。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⑻。镇天助顺,真武灵应⑼。福德衍庆,仁慈正烈⑽。协运真君,治世福神⑾。玉虚师相,玄天上帝⑿。金阙化身,荡魔天尊⒀。

[注释]

⑴玄天宝诰:玄天,又称玄帝、玄天上帝。道经称,玄帝乃北极玄武星君之化身。是北方大神,有保国宁家、赐福消灾之职能。《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二《玄帝设醮科》称:“玄天上帝,应感无方,含虚危而示象,妙道广博,蹑离坎以彰威,变化无方,鉴观有赫,奉之则常享常应,祷之则有感有通。”玄帝执掌,故《道藏辑要》张集一《道门功课》又称之为《北极诰》。宝诰,诰即诰词。

⑵混元六天,传法教主:混元,指天地开辟之初,混沌未分洪元既判时。六天,指欲界六天。分别为,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矅摩夷天。一说,中天北极大帝与五方五帝合称六天。传法,指弘扬道法。教主,指教中地位极高者,此指玄天上帝。道经称玄帝代代化身。此言玄天上帝在混元六天时,就开始传扬教法,济度群生。

⑶修真悟道,济度群迷:道经称,玄帝原为净乐国王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远,长而勇猛,惟务修行。后入武当山修炼,居四十二年功成,悟道登真。上帝敕命,往镇北方。玄帝发愿济度众生、教化群迷。

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灾障,自然界的一切灾难和魔障。玄帝悟道登真后,立志普渡众生,消除邪魔和灾难。此为玄帝盛德的颂赞。

⑸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八十二化,指玄帝的化身。《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称:“玄元圣祖,八十二次化为玄武大帝。”三教,指儒、释、道三教。玄帝济度群生、消除灾障,其道业日隆,太上命他任三教祖师。

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慈,慈爱、慈悲。大悲,指悲悯世人。救苦救难,救度众生之疾苦和灾难。此赞玄帝之大德。

⑺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弈使:三元,指天、地、水。都总管,原指管理专门事务的行*长官。此指玄帝的官位。九天,谓天之九野,即中央、四正四偶。《吕氏春秋》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即九方天也。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变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颢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方阳天。”游弈使,弈通“奕”。指巡逻使。

⑻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天罡北极,即天罡北斗星君。垣,大将军,即六甲神将。此言玄帝的左右护卫神将。

⑼镇天助顺,真武灵应:镇天助顺,为玄帝仙界的职位。玄帝,原为净乐国王太子。后遇紫虚元君,授以道秘,遂入东海游览,有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修炼,悟道登真,奉上帝命,往镇北方,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玄帝尊号,全称北方镇天真武灵应真君。

⑽福德衍庆,仁慈正烈:福德衍庆,指玄帝的福德惠及世人。仁慈,仁爱慈善。正列,正真刚烈。此为玄帝盛德的颂赞。

⑾协运真君,治世福神:此为玄帝仙职之尊号。

⑿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玉虚,为玉帝居住之所。师相,仙职,辅佐玉帝掌管仙界枢机。可见玄帝品位之尊。玄天上帝,为玄帝之尊号。

⒀金阙化身,荡魔天尊:金阙,天帝所居之处。此引指天帝。化身,变化之身。此指玄帝本为天帝所化身。关于玄帝化身之事另有各种说法,《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引《混洞赤文》称玄帝乃元始化身;《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则称其为太上老君所化身。荡魔,荡除邪魔。此为玄帝修道前所立下的宏愿。天尊,对得道神仙的尊称。此为对玄帝立志修行,荡除邪魔盛德的赞颂。

关帝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义,高节清廉。协运皇图,德崇演正。掌上中下界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冥垒幽酆。秉注人身功德延寿丹书,执定生死罪过夺命黑籍。考察诸天诸神,监制群仙群职。德圆妙果,无量度人。万灵万圣,至上至尊。忠孝祖师,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贞元显应昭明翊汉天尊。

中堂赞

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

应元合炁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

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盟

丘祖忏文

经功浩力不思议,回向十方诸圣众。

愿现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

忏悔我等,自从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念嗔嫉妒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祇,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辗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毕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类。

是故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丐怜愚昧,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消魔障。所觊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

尚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愿参玄学者入道成真

愿历劫种亲俱皆超度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愿所伤物命早生入天

愿绝食酒荤不相杀害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

愿悉破悭贪悉除险峻愿言无狂妄行贵真诚

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咸归至道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三重)

端望

帝真曲垂济度皈命礼谢无上虚皇至真三宝

一者一人有庆二者二景齐明

三者三农乐业四者四序和平

五者五祠巩固六者六合澄清

七者七星临照八者八节安宁

九者九泉开泰十者十类生成

十一者福留善信十二者大道兴行

一切神光普照一切众圣留恩

一切有情赖善一切正果成真

普天均乐四海同春

闻经以后罪灭福生(三重)

灵官咒(仰启咒)

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

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祟。

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

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

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

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

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间,附体圆光通事意。

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伏群魔。

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

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

注释]:

灵官咒,也称仰启咒,即启请王灵官时用的秘咒。

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灵官天将住豁落府,乃天中纠察之神。

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祟。火车,即火轮。三五,三乃东之祖数,五乃中央之数。五又中央枢纽,乃五雷君也。此二句言雷公驾火轮号三五之数,受命于三清,可降服诸鬼魔。

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灵官手执金鞭巡视三界,身穿金甲十分威武。

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灵官足穿绿靴,腰缠风带,皆护身法宝。双目如火光般,耀亮天地间。

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顷刻、须臾,都是很快的意思。三天即玉皇大帝所辖管三天门。上帝即玉皇。九地,即九州大地。此言灵官乃受玉皇辖管指令而拯救百姓。

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雷神灵官所辖三千将领,皆银牙凤嘴。百万之兵皆虎首貔貅。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是比喻灵官麾下勇猛的军队。

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灵官脚踩火轮或前或后相保卫。走火行风,原意是踩着火轮风一般的快,这里形容速度之快,灵官可穿山破石去捉拿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间,附体圆光通事意。人们向灵官祈天晴,祷告下雨而周济人世间。附体圆光,指王灵官身着神光,通事意,通晓事物的本意。

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伏群魔。此二句言灵官为众生办事之快及灵感。

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此二句言灵官飞腾云雾遍满虚空,号令雷霆发出霹雳声响。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此二句言灵官道法之大,令三界邪魔外道之皈依降伏。

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道教功课,一般改为:弟子启请望来临。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有版本为太乙雷神应化天尊。意同。即所谓的道教四大护法神之一的王灵官,道教宫观多于山门塑其像,赤面红须,金盔金甲,手执金鞭,威猛异常。行纠察天上人间之职,声名显赫,其主要是除邪祛恶,主行正义。故道教凡道场皆启请其来护法。

注释]:

灵官咒,也称仰启咒,即启请王灵官时用的秘咒。

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灵官天将住豁落府,乃天中纠察之神。

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祟。火车,即火轮。三五,三乃东之祖数,五乃中央之数。五又中央枢纽,乃五雷君也。此二句言雷公驾火轮号三五之数,受命于三清,可降服诸鬼魔。

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灵官手执金鞭巡视三界,身穿金甲十分威武。

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灵官足穿绿靴,腰缠风带,皆护身法宝。双目如火光般,耀亮天地间。

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顷刻、须臾,都是很快的意思。三天即玉皇大帝所辖管三天门。上帝即玉皇。九地,即九州大地。此言灵官乃受玉皇辖管指令而拯救百姓。

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雷神灵官所辖三千将领,皆银牙凤嘴。百万之兵皆虎首貔貅。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是比喻灵官麾下勇猛的军队。

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灵官脚踩火轮或前或后相保卫。走火行风,原意是踩着火轮风一般的快,这里形容速度之快,灵官可穿山破石去捉拿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间,附体圆光通事意。人们向灵官祈天晴,祷告下雨而周济人世间。附体圆光,指王灵官身着神光,通事意,通晓事物的本意。

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伏群魔。此二句言灵官为众生办事之快及灵感。

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此二句言灵官飞腾云雾遍满虚空,号令雷霆发出霹雳声响。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此二句言灵官道法之大,令三界邪魔外道之皈依降伏。

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道教功课,一般改为:弟子启请望来临。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有版本为太乙雷神应化天尊。意同。即所谓的道教四大护法神之一的王灵官,道教宫观多于山门塑其像,赤面红须,金盔金甲,手执金鞭,威猛异常。行纠察天上人间之职,声名显赫,其主要是除邪祛恶,主行正义。故道教凡道场皆启请其来护法。

雷霆总诰

仰启雷霆都司将。符图法箓众官君。

歘火律令邓元帅。银牙猛吏辛天君。

飞捷报应张使者。苍牙铁面刘天君。

马郭方邓田大将。雷府蒋毕华雷霆。

庞刘苟毕神通大。温康岳孟显威灵。

灵官王马二元帅。地司太岁殷将军。

火犀雷府朱元帅。斗中颛霸二雷神。

天医攻气治病将。酆都府院众祇灵。

城隍社令功曹使。神虎何乔二道神。

队仗森森列左右。旌旗闪闪耀乾坤。

剑戟戈矛常在手。枪刀斧钺尽随身。

若有下邪截大道。摄赴雷岳便施行。

扫荡罡风迎帝驾。扶持道法救良民。

我今有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土地咒

经坛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四恩三有同归大藏灵文

八难九幽俱入元始净海

愿以此功德庄严无极界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师资与父母法界同宗亲

现存增福寿过去早超升

现前清静众各用皈命礼

[注释]

⑴土地:古称社神,即管理一有限地面之神。《孝经纬》云:“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⑵此土地咒言经坛土地,让其关奏诵经功德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土地亦名书上清玉册,另行封赏。

三皈依

至心皈命礼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01

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轮回邪道,颠倒沉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遭之想。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02

但我所说皈依三宝法门,须要皈依真三宝。何以故?如今大众,以此三皈依,视为泛常,早晚在圣像前,口诵礼拜而已,并不曾嚼破皈依端的,为何而来。所以毕竟沉迷邪法,不免轮回。如何得明大道,得脱生死哉!

所说真三宝者。皈依意,使念无生灭,则道宝可得而明;皈依心,使机无障碍,则经宝可得而悟;皈依身,使眼无见,耳无闻,鼻无嗅,舌无尝,手无妄动,足无妄行,不染邪淫秽污,躬行苦行,劳其筋骨,饿其肌肤,惰其肢体,舍其形骸,则师宝可得而感矣。有能感动师慈,传经授道者,必自己皈依自己之身、心、意,为真三宝也。我身之耳目,未能忘其见闻,非迷于色,即着于声。声色尚存,则身非真矣。非真何以感师?

苟能持身端正,心养灵根,意合真常,则念念虚空,谌然泰定,名为皈依三宝,身不邪淫,师宝可感;心不昧灵,则经宝可悟;意不二用,则道宝可明。身固则精全而体健,心灵则气清而慧通,意诚则神凝而性现。精气既定,神智变化,玄妙不测,皆从皈依身心意,自己三宝来,然道经师,即从而出也。

03

且说如何皈依身心意,大众!汝等各各志心谛听,我所说明皈依身心意,三宝之法,使汝等破暗除疑。大众!此身乃父精母血,交媾成形,性情、容颜、肢体,从胞胎长就。一团污秽,四大皮囊,眼视耳听,手动足行,口说舌尝,最非常久良善之物。善用者,则成仙成佛,成圣成贤;不善用者,则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生。向上一转,则天堂可登;向下一转,则地狱可到。受福报者,以此为外物,受恶报者,以此作真基。何况大众,既已出家,欲超生死?必须发心,皈依此身,方为妥当。不然,则六根外用,三毒内生。万祸千灾,九魔十难,皆由身起。如何能克,修行入道?

若要皈依,惟有一法,能制此身。须是行持戒律,收伏狂骸。以四大威仪为主,行住坐卧,约束端庄。使耳不听声,目不视色,庄严妙相,端正慈悲,人见欢喜,又生恭敬者。戒律拘制,狂身变为法躯,而师宝可皈矣。大众!此第一段法,既已指明,须是皈依心。

大众!此心又比此身不同。险恶异变,不可测度,如风吹海,海水洪深,风势号怒,波涛潮浪,拥叠汹翻,难可渡也。今欲皈依此心,当明此心,最非常久良善之物。贪生好色,犯法遭殃;饿鬼畜生,癃残疾病,水火刀兵瘟惶劫苦,山崩地震,星殒日食,海啸河奔,妖邪鬼怪,皆从此心,招遥起首。若欲修行,不自皈依此心者,岂能悟透玄机,得明正法。

太上玄门早课竟

太上玄门晚课

步虚韵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

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

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

悉皈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下水船

救苦天尊妙难求身披霞衣屡劫修

五色祥云生足下九头狮子导前游

盂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记秋

千处寻师千处降爱河常作渡人舟

香供养十方救苦天尊

大启请

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

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

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

若皈圣智圆通地便是生天得道人

提纲

天尊妙难量生天度众生

存亡皆利济讽诵晚课经

开经偈

寂寂至无宗虚峙劫仞阿

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

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

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

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

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我本太无中,拔领无边际。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通祥感机。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荡荡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云覆黄老,是名三宝君。还将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救苦诸妙神,善现救苦时。天上混无分,天炁归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别体,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遍体皆虚空。第一委炁立,第二顺炁生,第三成万法,第四生光明,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边际,妙哉大洞经。皈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道言:

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

委炁聚功德,同声救罪人,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

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

火翳成清署,剑树化为骞,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

超度三界难,迳上元始天。

于是飞天神王,无鞅数众,瞻仰尊颜而作颂曰:

天尊说经教,接引於浮生,勤修学无为,悟真道自成。

不迷亦不荒,无我亦无名。朗诵罪福句,万遍心垢清。

尔时,飞天神王,及诸天仙众,说是诵毕,稽首天尊,奉辞而退。

[注释]

⑴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太上救苦经》,为道教济幽度亡类道经,在度亡道场中常用。经以五言韵文写成,赞颂太乙救苦天尊拔众生脱离迷途,超出三界;称众生若能悟得虚空,超出万象,即得解脱生死,免受轮回之苦;又谓众生“归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念诵此经不息,可致“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太上,至尊至大之意。道教以太上为最高之辞,用以称呼神仙体系中最上、最高、最尊之神。太上一词原指最古之世,《礼记?曲礼》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道教用以指尊神,如太上老君。洞玄,为道教经书分类法三洞部的第二部(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洞,意为幽深而不可测。玄,意为微妙而不可尽。比喻奥旨远邈,深如洞玄,非玉虚之夙挺,不能通达。《云笈七鉴》卷六称:“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滞,故得名玄。”“洞玄之教以教主灵宝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为本。”据《道藏经目录》凡例:为三界之上太上道君所出,号洞玄经。凡称太上道君所流传和后人托名道君所作经书,均予收入。灵宝,即灵宝天尊,又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为道教三清尊神之第二位。《大洞真经》云:灵宝天尊盖玉晨之清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矣。经,即径也,常也,欲使诵念之人依此路径常行之也。

⑵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尔时,指灵宝天尊讲经的时候。救苦天尊,又称太乙救苦天尊,为玉皇大帝左右侍者之一,协助玉帝统御万类。他由东极青玄上帝化生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受苦受难者只要祈祷或呼喊天尊的名号,就能得到救助。“十方界”,即十方三界,为道教的空间概念。十方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和下方。三界指天界、地界、水界。道教认为宇宙虚空即由十方三界所构成。

此句言救苦天尊为元气所化,洁身无相,积炁成真,散复为炁,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弥漫八极,无所不在,无所不存,所以称其“遍满十方界”。

⑶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常,恒常,永远。威神力,惊人的力量。洞阳子注解时称这种神力莫大于元炁,元炁之远,独秉造化之权。众生,泛指一切生灵。包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物,谓之四生。道教认为不仅仅是人,而且花草树木,禽兽虫鱼,蛇飞蠢动,有情有信,皆含育元炁而生,元炁在则柔弱滋养而生,元炁去则坚强枯槁而死。

此句言救苦天尊以惊人的神力,救拔一切生灵。

⑷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觉,领悟。

此句言众生因沉迷于声色,嗜欲无忌而困于迷途之中,得天尊之救拔而离开迷途,然而众生对度化没有领悟,犹如盲人,虽有日月之大光明,莫能见之。

⑸我本太无中,拔领无边际:我,指救苦天尊。本,原来,本来。太,太空。无,虚无。领,领域,范围。

此言救苦天尊原本由元炁所化生,处于太空虚无之中,犹如橐轮翕张不息,常人于无间,其救度众生的范围无可限量。

⑹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庆云,象征吉祥的云气,这里指太和至妙之炁,又称卿云、景云。《晋书?天文志》:“瑞气,一曰庆云,亦曰景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萦轮炁,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祥烟”,亦指太和之妙炁。“生门死户”,为人生死存亡之关窍,刘一明注《悟真篇》曰:“须将死户为生户,莫将生门为死门。”

此句言在救苦天尊的救助之下,众生打开了生死户之中,穷通塞之端究,造化之妙使,通天地阴阳二炁往来升降之不穷。

⑺初发玄元始,以通详感机:初,始初,开始的部分。发,产生。玄元始,为玄炁、元炁、始炁三炁。《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授以微炁,其色有三:玄、元、始炁是也。玄青为天,始黄为地,元白为道也。三炁之中制上下,为万物父母,故为至尊至神。自天地以下,无不受此炁而生者也。”《云笈七鉴》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空洞》:“上炁曰始,中炁曰元,下炁曰玄。玄炁所生出乎空,元炁所在出乎洞,始炁所出生于无。故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返一,乃人道真。炁清成天,滓凝成地,中炁为和,以成于人。三炁分判,万化禀生。”通,通感。机,枢机。

此句言大道始初产生一炁,一炁化玄、元、始三炁,三炁化为三清,三清诞而万物生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若能逆而行之,采炼玄、元、始三炁,在庆云祥烟相交感之际,就会得到天地造化之枢机。

⑻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荡荡自然清:救,敕免。一切罪,所有的罪过,洞阳子注曰:“一切罪莫大于死罪。”度,济度。一切厄,所有的灾难,洞阳子注曰:“一切厄莫大子死厄。”超,超度。自然,自然而然。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从此经修行,而通微奥。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为,显诸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内相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炁,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炁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耀,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古今常存。总持静念,从兹解悟,道力资扶,法药相助。乃节饮食,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尔时,诸天仙众,上白天尊言,自从无始以來,至于今日,未闻如是大乘经典,我等缘兹幸会,广及一切道果圆明,而说偈曰:

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

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注释]

⑴尔时:特指天尊讲经的时候。

⑵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元始天尊,道之化身也,为玄炁初成之时之仙者。大罗天,乃诸天之最上天,分二层,南曰玄玄,北曰天泉。凡大罗天上,一切宫室、一切物品、一切衣食、一切设施。皆以意想而有,气化而成。非尘世之天也。天中有山,为玉结成曰玉京山。为天尊说经休养之地。山中诸草木花鸟,皆人间莫比。元始天尊即在此处。为诸天仙圣众,讲说得道真经也。

⑶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从此经修行,而通微奥:此即元始天尊告诉诸仙真们。略启,即详细的讲说。身心,即修道之本也。心者,向道之物。明宣道要,明白宣讲道之要妙。十方即四面八方及天上地下。得道神仙,即住天宫之诸神人及仙者。都是从依经修行。微奥,玄微奥妙。

⑷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津粱:善男子、善女人,按《道藏?老君戒经》言清信男、清信女,即修德从善之男女。依凭,依据凭借。斋戒,斋者,饮食之洁也。戒者止,莫为也。津粱,津,渡口,梁,桥梁。此段言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为修道成仙之渡口桥梁。

⑸一切有为,显诸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着。外相不入,内相不出:一切有为,即斋戒之法也。显诸真路,亦显示其各自之修真之要路。体此法相,体悟此法身道相。乃可受持,即乃可受悟行持之意。众缘,众等缘业。屏,屏除。染着,即尘世之染习俗为。外想不入,内想不出。此亦修道斋戒之原本。外想者,外界一切幻想,假想,无名之想等。不入,不要进入我等道体身心。内想,我等先天元神之想也。即道之证悟也。不出,勿要泄出,即不要受外界一切有为之物所感染也。

⑹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于正念中,亦于此正神主事道体之念中,五藏得到了清凉之感。调泰,调和安泰。滞碍,停阻碍。此处言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即三百六十骨之间有诸种停障碍之现象。此为坐功修行之一种现象。众苦罪源,悉皆除荡。亦说众等痛苦罪业之源,都被除荡完了。

⑺即引太和真炁,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炁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曜。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古今常存,总持静念,从兹解悟:太和真炁,即吾等身中先天之真炁也。先天元精所化也,上升玉池为液也。液化之为太和真炁也。注润身田,此时,五脏六腑,冋光返照,照见自己元神,内外均无为之事也。昏昏默默之中,正大而无为。这样能古今常存法身,总持此等静持之念。从此中解悟真道。

⑻道力资扶,法药相助。乃节饮食,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此段经是说,修行到这个时候,须要天尊之道力去扶持。并且要药物及法力来相助。还要谨慎节制饮食。鬼尸,即三尸神。六根,即耳、眼、鼻、舌、身、意为六根。八识者,耳、眼、鼻、舌、心、意、身、神,谓之八识。五蕴即五阴,色、受、意、行、识五物也,也就是:形象、情欲、意念、业缘、心灵也。三元即元精、元气、元神也。

⑼尔时,诸天仙众:诸天仙众,即听法之仙众也。

⑽上白天尊言,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闻如是大乘经典。我等缘兹幸会,广及一切道果园明。而说偈曰:上白,白通禀,即禀告。天尊言,即诸听经之仙众、天尊也。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无始,即祖劫元始之初。未闻如是大乘经典。即没有听到过如此之大乘经典。缘兹幸会。即有缘幸会遇。一切道果,一切修道有成果的。偈,道经中以颂赞之文称作偈,或称颂。所谓偈颂,即以带韵之短句,重宣“道经”的内容,或独立宣讲道义,节律固定,类似中国古代之律诗。因此,道人吟诗多以“偈颂”的形式来改造诗律。或以偈颂为诗。唐以后,偈、诗很难严格区分。偈颂一般多为四言、五言、七言,或必成四句一首,或为散文多句成段。

⑾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按《道德经》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杳冥者,道之形象。昏者默太虚炁也。言道为太空之主者,不计年岁。包含了天地一切万象万物。体性湛然无所住。湛,《说文》云:“没也。”《道德经》云:“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然,纯净之清静也。此句言纯净清静之体性没有所依附。色心都寂一真宗。寂,寂静,消融。色,物之能辨别者。心,吾人藏元神之所。色即识神,心则元神。此句是说识神同元神都融化在此一真常道内。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尔时,太上道君,与诸圣众,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罗列威仪,敷陈道要,怡神默坐。於玉京山,放七宝光明,照福堂地狱。见福堂之内,男女善人,快乐无为,逍遥自在。复见诸地狱之中,饿鬼穷魂,以日继夜,受种种苦恼。悉无人形,五体坏烂。饥餐猛火,渴饮熔铜。足履刀山,身负铁杖。遍体流血,悲号彻天。是时,会中有一真人,名曰广信,从座而起,稽首前进,上白道君曰:不审此辈穷魂,生有何咎,而受兹苦?

道君曰:受诸罪者,在世之时,不敬三光,欺负神理,十恶五逆,不忠不仁,不慈不孝,毁伤物命,杀害众生,福尽寿终,当受斯苦。是时,广信真人,心生哀悯,欲其济拔,幸望妙力威光,许令开度。伏蒙道君,垂赐金言,广设法要,为诸众生,演说是经,名曰解冤拔罪。流布于世,利益存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专志,入静持斋,焚香行道,六时转念是经。吾当随愿,保佑其人,使宿世冤仇,乘福超度,幽魂苦爽,各获超升。真人广信,欢喜再拜,覙缕胜因,而作颂曰:

伟哉大道君常普无量功

舟楫生死海济度超罗酆

罪对不复遇福报与冥通

用神安可测赞之焉能穷

是时广信真人,与诸圣众,闻法将毕,各各稽首皈依,信受奉行。

注释]

⑴太上道君,与诸圣众,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罗列威仪,敷陈道要,怡神默坐:太上道君,即老君也。按《道藏?犹龙传》中《禀自然》言:“老君乃元气之真,造化自然,自然者道也。强为之容,即老君也。以虚无为道,自然为性。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亦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而然也。”《见真身》言:“老君乃无生之至精,兆开之至灵也。其于太空之中,结炁凝真,强为之容。体大无边,相好众备。上无所攀,下无所蹑。”《本际经》云:“在天为万天之主,在圣为万圣之君,在仙为万仙之总,在真为万真之先,在星为天皇大帝,在教为太上老君。”八骞林,乃神仙所居之锦绣园林也。《云笈七签》云:“月晖之围,纵横二千九百里,白玉琉璃,水晶映其内,城廓人民,与日宫同。有七宝玉池,八骞之林生乎内。”此处乃生于太清之境者,凡被荫盖之人,可消一切烦恼,可消一切疲劳,可消一切痛苦。令人聪明,令人清静,令人长寿,久处可证仙果也。为太清天之至宝。七宝台,即老君讲经之法台也,为诸珍宝炁结成。台为七阶。珠幡宝盖,罗覆其上。仙真列侍,神丁卫轩,种种仪卫,充满台旁。敷陈道要,即道君凭几之上,罗陈道经之要典也。怡神默坐,怡,和悦,愉快之意。言道君和悦慈祥默然静坐于七宝台上。

⑵于玉京山,放七宝光明,照福堂地狱。见福堂之内,男女善人,快乐无为,逍遥自在。复见诸地狱之中,饿鬼穷魂,以日继夜,受种种苦恼。悉无人形,五体坏烂。饥餐猛火,渴饮熔铜,足履刀山,身负铁杖。遍体流血,悲号彻天:玉京山,按《玉京山经》曰:“玉京山冠于八方,诸大罗天列世。比地之枢上中央矣。有七宝城,城有七宝宫。宫有七宝玄台。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罗八方大罗天矣。”于玉京山放七宝光明者,即七宝玄台所放出七宝玄炁之光华也。此光明能照见福堂及诸幽暗地狱。使地狱光明也。光明所照福堂之内,男女善人,快乐无为。逍遥自然者,因前世积福修善,故得此福报也。照见地狱之中,饿鬼穷魂,日以继夜,受种种酷刑之烦恼。皆已无人形,五体坏烂。饥时餐食猛火,渴时饮用熔铜。足行于诸刀山,身肩负沉重火热之铁杖,个个遍体流血,悲哭号于彻天也。此前世不修因果之报应也。

⑶是时,会中有一真人,名曰广信,从座而起,稽首前进。上白道君曰:不审此辈穷魂,生有何咎,而受兹苦:是时,即这个时候。广信,道君讲法时,听法中一位真人大仙也。从座而起,即从座位上站起来,稽首前进,即双手抱拳作揖走向老君前。上白道君曰:不审此辈穷魂,生有何咎,而受兹苦。上白,白读禀。即向上禀告,表示对老君之尊重。广信真人问道君也。审,明白,不审,即不明白。咎,过失罪业。兹苦,这个痛苦。

⑷道君曰:受诸罪者,在世之时,不敬三光,欺负神理,十恶五逆,不忠不仁,不慈不孝,毁伤物命,杀害众生,福尽寿终,当受斯苦:道君,即太上道君也。三光,即日、月、星三光也。按道教《太上感应篇》中言,人行诸不恭之事时,须避此三光也。否则遭报应矣。欺负神理,即欺骗辜负神明之理。十恶五逆,十恶,道教按《皇经集注》以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心业贪、嗔、痴为十恶。五逆,即逆君王、逆父、逆兄、逆夫、逆友。又按《皇经集注》云:怨天地、秽辱日、月、星辰、呵风骂雨、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毁伤物命,按《太上感应篇》言:“草木昆虫,尢不可伤。”福尽寿终,当受斯苦。福已到尽头,寿该绝终。所以应当受这个苦报。

⑸是时,广信真人,心生哀悯,欲其济拔。幸望妙力威光,许令开度:这个时候,广信真人,心生了哀悯之心,想拔度普济亡魂,希望道君用妙力及威光,允许命令开脱普度。

⑹伏蒙道君。垂赐金言,广设法要。为诸众生,演说是经,名曰解冤拔罪。流布于世,利益存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专志,入静持斋,焚香行道,六时转念是经,吾当随愿,保佑其人,使宿世冤仇,乘福超度。幽魂苦爽,各获超升:此段经文,即伏愿,蒙受太上道君,垂赐了此金玉之言,广大设讲诸法要妙。为诸众生,演讲这个名为《解冤拔罪》的经文。流传广布于世上。利益群生群亡。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专志,能入静室持斋戒,焚真香行持此经之道,六时之间常诵念此经。太上道君即保佑此人,使在世间的冤仇,凭借此经福力得以解脱。幽狱之鬼魂苦爽,都获超升仙界。

⑺真人广信,欢喜再拜,覙缕胜因,而作颂曰:伟哉大道君,常普无量功。舟楫生死海,济度超罗丰。罪对不复遇,福报与冥通。用神安可测,赞之焉能穷:覙,读罗,通罗。覙缕,即一条一条的详尽陈述分析。胜因,即经法道妙的胜大因果之理。颂,赞颂,一般同偈相仿。不过比偈更明了,更了当的赞叹。伟哉,即好伟大啊。大道君即太上道君。常普,常常普放。无量功,即无量之功德。舟楫生死海,即为生死海中的慈航。济度超罗丰,是济度亡魂超拔出罗丰地狱。罪对不复遇,福报与冥通。此种罪业再不复遇,福报也于不知不觉中到来。用神,求神的意思,用神安可测,赞之焉能穷。求神之力量是不可测量的。赞叹之词是难以言尽神的功德。

⑻是时广信真人,与诸圣众,闻法将毕。各各稽首皈依,信受奉行:这个时候,广信真人与诸位圣众,听法将毕之时,个个稽首皈依太上道君。誓愿接受道法,奉行道法。

斗姥宝诰

至心皈命礼

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於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注释]

⑴斗姥宝诰:斗姥,即斗姥元君。又称斗母,中天梵气斗母元君。“斗”指北斗众星;“姥”同“姆”指母亲之义。道经称:“斗姥为北斗众星之母。”宝诰,诰即诰词,道门文体之一,系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此诰原出于《道藏辑要》张集一《道门功课》之《斗帝诰》。

⑵至心皈命礼:斋醮诵经用语。至心,诚心至意;皈命,即归命。《皇经集注》称:“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恭持,故云至心皈命礼。”此处指在开始诵《斗姥宝诰》前先称此以示虔心。

⑶西天竺国,大智光中:天竺国,古时称印度为天竺,又因它在中国之西故又略称为“西天”。大智,具有极高的智慧。大智光为道教仙真智慧的结晶。

⑷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真空,谓念心不起、体同太虚。《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一称:“非有非空,是谓真空。”妙相,体道之相。法王,指一教的说法之主。佛经里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无量寿经》称:“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无上,指地位极高。玄元,谓道。天母,指道。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道德经》二十五章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又称道为天母。此言斗姥为法王师、道之主。可见其地位之高。

⑸金光烁处,日月潜辉:金光,指斗姥元君手持法器所发出的光。烁处,烁亦指发光。光芒闪耀。此指发光所到之处。日月,太阳和月亮。潜辉,隐藏其光辉。此句言,太阳和月亮在斗姥元君的法器面前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可见,斗姥法力之大。

⑹宝杵旋时,鬼神失色:宝杵,即降魔杵。为斗姥元君手执之法器。旋时,旋转之时。引指行法之时。鬼神,鬼和神的合称。失色,因惊恐而变了面色。

⑺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显灵踪,指斗姥元君显灵度化世人而留下的圣迹。尘世,即人世间。圣驾,古时帝王车乘的总称。此引指斗姥元君。阎浮,指阎罗王。为管理阴间之王。斗姥功于阴阳两界,故受于阎罗王亲自护驾。

⑻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众生,泛指人类和一切生灵。难,劫难、灾难。若,如果。称名,即称颂斗姥元君之名号。大士,指斗姥元君。救苦,救度苦难。

⑼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斗姥元君之盛德。

⑽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一本作先天斗母元君)此为斗姥元君仙职之尊号。

北斗神咒

北斗九辰中天大神上朝金阙下覆昆仑7

调理纲纪统制乾坤大魁贪狼巨门禄存

文曲廉贞武曲破军高上玉皇紫微帝君

大周法界细入微尘何灾不灭何福不臻

元皇正炁来合我身天罡所指昼夜常轮

善信弟子好道求灵愿见尊仪永保长生

三台虚精六淳曲生生我养我护我身形

三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玄天宝诰

至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东岳宝诰

至心皈命礼

赫赫玄英之祖,金轮少海之宗。弥仙母梦日光生,紫府圣人东华弟。昔建功於长白,始受封於羲皇。初号泰华真人,汉明泰山元帅。唐会崇恩圣帝,圣朝敕字上主。位镇坤维,功参乾造。仁以德仁,回阳春於掌上;圣心益圣,丽日月於中天。五岳称赞於东方,三界独尊於中界。仰奉行於大道,俯纠察於阴司。掌人间善恶之权,字天下死生之柄。惩奸恶而狱分三十六署,司吉凶而案判七十二曹。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寻声救度。示慈尊垂慈之相,开众生生化之门。福与天齐,功高无量。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界至尊。东岳圣帝。慈光救苦威权自在天尊。

(1)东岳大帝宝诰:东岳大帝,泰山神。道教认为东方五行属木,木主生发。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动物、植物与人的出生大权。而泰山神作为阴阳交替,万物之始的神灵,在护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也引伸为统摄万灵魂魄的冥间之主。其原型为太昊。道经《洞渊集》云:“太昊为青帝,治东岱,主万物发生”。宝诰,用于褒扬。

(2)赫赫玄英之祖,金轮少海之宗:赫赫,道教认为,盘古有子名赫天氏,为东岳大帝之祖。玄英,玄者,黑色也,此指冬季。道教以青阳、朱明、白藏、玄英喻春夏秋冬。金轮,赫天氏后裔长兄名曰金轮王。少海,金轮王之弟名曰少海氏。

(3)弥仙母梦日光生,紫府圣人东华弟:弥仙母,弥纶仙女,少海氏之妻。弥轮仙女梦吞二日入腹而有娠。生二子,长子金蝉氏,称东华帝君;次子金虹氏。称东岳大帝。

(4)昔建功於长白,始受封於羲皇:东岳大帝修行之初,因于长白山中佑民有功,伏羲时期曾被封为太岁神。

(5)初号泰华真人,汉明泰山元帅:东岳大帝以岁为姓,以崇为名,被尊称为泰华真人。汉明帝时期,被封为泰山元帅。

(6)唐会崇恩圣帝,圣朝敕字上主:唐代加封为崇恩圣帝。敕字,帝王诏书命令。可见东岳大帝为历代帝王所尊崇。

(7)位镇坤维,功参乾造。仁以德仁,回阳手于於掌上:回阳,使衰微的阳气复苏。

(8)圣心益圣,丽日月於天中。五岳称赞於东方,三界独尊於中界:中界,东岳大帝处于三界交界处,对应上界天界,下界鬼界。此句言东岳大帝之功德。

(9)仰奉行於大道,俯纠察於阴司:此句言明东岳大帝为阴曹之主。

(10)掌人间善恶之权,字天下死生之柄:此句言东岳大帝之职能。

(11)惩奸恶而狱分三十六署,司吉凶而案判七十二曹:此句言东岳大帝下辖地府之机构,负责纠察人间善恶,以掌速报司为首共七十二司。

(12)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寻声救度:此句言明道教承负报应观。

(13)示慈尊垂慈之相,开众生生化之门:此句可见东岳大帝之慈悲心。

(14)福与天齐,功高无量,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天齐,唐代始尊东岳大帝为“天齐王”。大悲,指东岳大帝悲悯世人。大愿,东岳大帝救度众生之宏愿。大圣,东岳大帝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东岳大帝慈祥呵护众生。此赞东岳大帝之盛德。

(15)中界至尊、东岳圣帝、慈光救苦威权自在天尊:此句为东岳大帝尊号,明代以后,尊东岳大帝为“慈光救苦威权自在天尊”

吕祖宝晧

至心皈命礼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梁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鹄溪头留圣迹,玉清殿内炼丹砂。存芝像于丹崖,显仙踪于玄洞。阐法门之香火,为后嗣之梯航。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开山启教,灵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纯阳演*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注释]

⑴吕祖:即吕祖先师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蒲州永乐县人(今蒲板县永乐镇),祖吕谓,礼部侍郎;父吕让,海州刺史。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初,母就蓐时,异香满室,天乐并奏,有白鹤自天而下,飞入账中不见。真人生而金形玉质,仙风道骨,鹤顶猿背,虎体龙腮,风眼朝天,双眉入鬓,颈修颧露,身材雄伟,鼻梁耸直,面色白黄。左眉有一点黑子,足下纹起如龟。少而聪明,日记万言,矢口成文。身长八尺二寸,顶华阳巾,衣黄衫,系皂绦,状类张子房。年二十不娶。始在襁褓,异人马祖相之曰:“此儿骨相非凡,自是风尘外物,他时遇钟离、采和,牢心记取。”后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祛魔。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时年六十四岁,还长安,至酒肆初遇钟离祖师,被以“黄粱梦”感化,又以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授以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遂发愿潜心修道,度尽天下众生。初居终南山,又受钟离祖师上真秘诀,修炼成道。于是周游天下,化渡众生。曾传度刘海蟾真人、王重阳真人,开道教南北二宗。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故常尊称“吕祖”。元世祖尊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武宗又加号“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吕祖形象,深入民间,其灵踪圣迹,更是遍布全国。

⑵玉清内相:玉清,指三清圣境之一,为元始天尊所治。内相,仙职,辅佐元始天尊掌管仙界枢机。可见吕祖品位之尊。

⑶金阙选仙:金阙,即天庭。天庭选举仙官。此指吕祖仙职为经评选而授。另一解:吕祖在天庭受命主持选仙之事。

⑷化身为三教之师:化身,应化显身。三教,指儒、释、道三教。吕祖道业日隆,太上命他任三教祖师。

⑸掌法判五雷之令:法,道法。法为道之用,道门以法体道而济世度人。判,唐宋官制,以大兼小曰“判”。吕祖已臻仙职之极品,又兼掌五雷,故曰“判”。道门五雷正法,能召役雷霆,代天惩恶扬善。以上述吕祖仙职仙司。

⑹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传吕祖自幼攻习儒业,想取得功名以承祖业。但两举进士而不第。心灰意冷,还长安,酒肆遇钟离祖师。因与同煮黄粱饭,钟离祖师云房自为执炊。洞宾忽就店中昏睡,梦以举子赴京,状元及第,始自翰苑擢台谏秘阁,及指挥使,无不备历;两娶富贵家女,生子婚嫁早毕,孙曾云绕,簪笏满门。如此凡四十年,又独相十载,权势颇赫。偶被重罪抄没家资,分散,妻孥流于岒表,一身孑然,辛苦憔悴,立马风雪中,方兴诰叹,忽然梦觉,黄粱炊尚未熟。洞宾感悟功名富贵正如梦镜不实不久,遂向云房求度世之术。

⑺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宝剑,指火龙真人传与吕祖之天遁剑。吕祖度化世人,为民除害,用金光闪耀的天遁宝剑,斩除人世间的一切妖魔鬼怪。使学道之人早日成道,修成正果,与道合真。

⑻四生六道,有感必孚:四生,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类生物,名为众生。此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六道,一天道、二神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地狱道、六饿鬼道,乃为众生轮回生死趣。感,感应。孚,信。众生心诚则能感动吕祖,吕祖必以愿力相应。所应诚信有准并无差失。

⑼三界十方,无求不应: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又称三界天。欲界为食欲和淫欲未清除的众生所住世界;色界在欲界之上,已离粗欲而只享受精妙镜象的众生所住世界,但此界仍有质象形碍;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离质象形碍清澄虚净之世界。三界中人寿命有限,不能超越劫难,寿尽仍要人于轮回。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并上、下合为十方。此句言,吕祖发愿度化世人,三界十方,一切众生,没有向吕祖祈求而不应验的。

⑽黄鹄溪头留圣迹:溪,疑为矶。黄鹄矶,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内蛇山,山有黄鹤楼,楼因山而名。相传该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后历代屡建屡毁。据史载,昔日的黄鹤楼轩矶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疑似“仙宫”。相传吕祖曾化为道士与武昌太守下棋,连下数局,太守皆输。一会儿,道士拂袖而去不见人影,太守急忙派人寻找,却没找到。后听人说在郡治前吹笛,寻人刚至郡治前,则又听笛声到了郡治东面,寻人到东面,笛声又至西面,寻人到西面又听笛声在南面,到南面则又听笛声在北面,到北面又听到笛声在黄鹤楼前。有人见道士走进石照亭中就不见了。仅留诗一首:“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汇湄。哀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日知。”末书一“吕”字。这就是吕祖在黄鹤矶头留下的圣迹。(此后,吕祖题诗的石照亭也改名为吕仙亭。一说吕祖曾在黄鹤矶头卖桃面留圣迹。)大抵吕祖隐显非常,所留圣迹也不限于一时一事。

⑾玉清殿内炼丹砂:吕祖《前八品仙经·保精固命品》记述,吕祖在下降人间之先,已历劫修行。天宝元年正月九日登郁罗虚梵天宫,即元始天尊玉虚宫,侍于元始天尊之前,与十极真人一起听天尊演说《大周天伏火灵砂丹诀》,即指此事。

⑿存芝象于丹崖:芝象,芝为瑞草,此指吕祖仙像。丹崖,或作山岩、仙岩。据《绵州府志》载,医吾闾山北,有孤石峭壁,上镌吕仙像;又名吕公崖,乃吕祖炼丹处。此即“存芝象于丹崖”。

⒀显仙踪于玄洞:仙踪,指吕祖留下的圣迹。玄洞,一作云洞,指仙家洞府。《本传》述吕祖道初成后,上帝命居荆山洞府,后又在庐山、罗浮诸洞天多次显化。

⒁阐法门之香火,为后嗣之梯航:阐,阐发、弘扬。法,法派。香火,原指后代,此指教派的传承。吕祖度化世人,功绩显赫,金丹南北宗皆为吕祖法脉,故王重阳创全真教奉吕祖为五祖之一。后嗣,指吕祖所传之法嗣。梯航,登天之梯、渡海之船。此喻接引世人早登彼岸的大道。

⒂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大圣,具有最高智慧。大慈,慈爱、慈悲。仁,仁爱、同情。孝,指善于奉伺父母。大圣大慈,为仙真极则。大仁大孝,为一切美德根基。此为极赞吕祖之辞。

⒃开山启教,灵应祖师:开山,创前人所无、开后人之前例。启教,创立教派。

⒄天雷上相,灵宝真人:天雷上相,为吕祖仙职名。五雷正法总由九天雷声普化天尊执掌。吕祖兼判五雷之令,故为天雷上相。钟离祖师又亲授吕祖丹经《灵宝华法》,故称灵宝真人。

⒅纯阳演*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此为吕祖之尊号。宋代尊为“妙通真人”,元代尊为“纯阳演*警化孚佑帝君”。

三茅真君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天人道德,仙圣真师。孝悌通於神明,恩泽被於家国。隐恒山而悟道,栖句曲以升天。主岱宗恒霍之山,职赤城华阳之洞。劫运阴阳而统斡,雷霆水泽以兼司。接二弟之英资,授登真之秘诀。咸领神仙之籍,共膺玉册之荣。德溥幽明,仁霑普率。随机赴感,誓愿弘深。太玄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地仙上真定录右禁冲静德佑妙应真君、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冲惠仁佑神应真君、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

虚靖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白雪丹霄,黄芽曲积。文章星斗老君授,三五飞步之玄机。玉局箓符汉祖传,正一斩邪之秘旨。维一登名於紫府,为一掌握於雷霆。伐疵疠于青宁,灭妖氛于下界。巍巍荡荡,渺渺玄玄。度太极登紫微,聚三华朝五炁。随机格物,咸邪遵承。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弘悟妙道张真人。玄风演化天尊。

(1)虚靖天师宝诰:张继先(公元年-公元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北宋末年著名高道,为龙虎山天师道教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公元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年)羽化飞升,世寿三十六载。

(2)白雪丹霄,黄芽旧积:白雪,即水银,也指唾液。黄芽,即丹鼎派所说之黄金。白雪黄芽合称“黄白之术”。旧积,积累修道。

(3)文章星斗老君授,三五飞步之玄:三五飞步,即踏罡之法。《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修真玉经》云:正一法本一气而生三,动化于五,故号“三五法”也。

(4)玉局箓符汉祖传,正一斩邪之秘旨:箓符,召役神将之法碟。汉祖,东汉祖天师张道陵。

(5)维一登名于紫府,为一掌握于雷霆:登名,即上奏。紫府,一说为神仙居住之宫阙,一说为丹成之后出元神之所。雷霆,雷法。

(6)伐疵疠于清宁,灭妖氛于下界:疵疠,灾害瘟疫。此句言虚靖天师盐池收妖之故事。

(7)巍巍荡荡,渺渺玄玄:形容词,喻虚靖天师道法之玄妙。

(8)度太极登紫微,聚三华朝五炁:度,达到。三花,人花、地花、天花。人花炼精化气、地花炼气化神、天花炼神还虚。五气,五行之气。此句可见虚靖天师道法之高。

(9)随机格物,咸邪遵承。格物,穷究事物原理。咸邪,感应。此句喻意虚靖天师之广大圣德。

(10)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弘悟妙道张真人,玄风演化天尊: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年)封“虚靖弘悟妙道真君”,道教尊为“玄风演化天尊。”

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为北宋末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道教徒奉为第三十代天师。五岁尚不能言,据传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人皆称异,(以)为真仙”。九岁袭教。为人“渊默寡言,清癯白皙”。徽宗崇宁以后,凡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不久,进封正一真人张陵为“正一静应真君”,诏有司就开封东建下院安置继先,赐额为“崇道”。又赐缗钱修龙虎山上清宫,拨步口庄五万以饭其众,改赐“上清正一宫”额。追封其祖及父“先生”号,度其祖母陈氏、冯氏、妹葆真皆为道士,建真观以居之。

据称张继先在京时,宋徽宗曾召问:“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答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徽宗大喜,令作符进。徽宗览毕,笑问:“灵从何来?”答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问:“能书否?”则对以“臣尝书《道德经》”,遂取至进献。又问:“修丹之术若何?”答道:“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后又问及道、法同异,答曰:“道本无为而无不为,体即道也,用即法也,体用一源,本无同异。若一者不立,二者强名,何同异之有?”张继先志在冲淡,屡乞还山。作庵于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徽宗亲书“静通庵”赐之,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又因祖传云锦山龙虎丹灶而修炼外丹。大观元年,徽宗遣使命醮于山中,并召其赴京。次年,与刘混康、徐神翁等一时复会于上清储祥宫。在京以符水驱邪疗病。徽宗遣使问道要,乃作《大道歌》授使进献。是年还山,继游蜀、秦等地。*和二年,徽宗遣使复召,以疾辞,令弟子王道坚入京奉谢。据称他“预知”国难,托王道坚转告徽宗当“修德弥灾”。在山中旷逸自怡,养生修性。有著作《大道歌》《心说》传世。其论说、书信、诗歌,明张宇初编次为《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行世,收入《正统道藏》。另外,《正统道藏》又收有署题“虚靖张真君著”的《明真破妄章颂》。

张继先以道、法不二,会通禅宗,除继承其家传符箓道法之外,亦兼修内外丹。他认为:“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名“真君”,或名“真常”,或名“真如”。“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谓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己也”,勉强名之为“道”、“神”、“心”。人之所以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乃是由于“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故须“斋戒以神明其德”,“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使“一真澄湛,万祸消灭”。论说内丹云:“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认为“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又称:“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劝来拜受天师秘箓者脱去世网,反求诸己,“俱登道岸”。张继先与林灵素等人同得宋徽宗恩宠,但他却屡召屡隐。

时林灵素权倾内外,乘宠进废佛之议。张继先因贻书劝其韬晦,晓以知足不辱之意,曰:“金门红雾,漫为天上之游;白石清泉,方保山中之适。”指出:“万象有杀有生,春花秋落;一气互消互息,夜露朝晞。……升高须远,就下无难,不昧先机,方为达者。”其弟子吴真阳、王道坚等皆有名于世。元至大元年武宗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邱祖宝诰

至心皈命礼

隐显莫测,抱道无穷。腹养黄芽,鼎飞白雪。体静潜而藏天地,心寂默而转乾坤。妙夺阴阳,玄超无极。授金丹之至诀,普度后人;演嗣系之传衍,玄裔万世。全真教主。浩德恩师。大悲大愿,大惠大仁。祖师长春妙道开玄宏道真人。广援普度天尊。

王灵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都天纠罚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金睛朱发,号三五火车雷公;凤嘴银牙,统百万貔貅神将。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驱邪治病。观过错於一十二年,受命玉帝;积功勋於百千万种,誓佐祖师。至刚至勇,济死济生。方方阐教,处处开坛。豁落猛吏,三五火车。太乙雷神应化天尊。

注释]

⑴王灵官:按《新搜神记》及《通俗编》记载,王灵官本名王善。宋徽宗时人,曾从西蜀萨守坚真人受道符之法,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道教有五百灵官之称。五百灵官中有四大护法灵官,又称四显灵官。王灵官为总灵官,故又称都灵官。明永乐中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时加封王灵官为“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玉枢火府天将”及“隆恩真君”。为道教的第一大护法灵官。

⑵先天主将,一炁神君:按《道教全真早坛祝将科仪》中《灵官小赞》言:“灵官天将,道君化身。”即说王灵官为太上老君之化身,为先天一炁所分化而来。据《宗教词典》称:王善死后,玉皇封之为“先天主将”。故此处言先天主将,一炁神君。

⑶都天纠察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王灵官为五百灵官之首,称“都灵官”。故此处言“都天”。又灵官之职责为“纠察天上人间之职”,且除邪祛恶,主行正义,威猛异常。故此处言“纠罚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

⑷金睛朱发,号三五火车雷公:王灵官为赤面红须,火眼金睛。故此处言金睛朱发。号,称作,三五,雷法之枢纽。火车即火轮。故言三五火车雷公。

⑸凤嘴银牙,统百万貔貅神将:凤嘴银牙,为雷公之形。貔貅,原指凶猛的野兽。这里指威猛的神将。

⑹飞腾云雾,号令雷霆:此言雷祖行使天界,云雾过往,速度极快。面号令雷霆总部。

⑺降雨开晴,驱邪治病:此四者,乃灵官之职责也。

⑻观过错于一十二年,受命玉帝: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萨真人尝寓某处城隍庙数日,太守梦城隍告之曰,萨先生数日寓此,令我起止不安,幸为我善遣之。太守至庙,逐萨使去。萨行数十里,遇人舁豕往庙酬愿。萨以少香附之曰:“去酬愿毕,为置炉焚之。”其人如诫。迅雷一声,火焚其庙,更不延烧民居。越三年,萨至某渡无操舟者,举篱自渡,置三文钱于舟中,以偿渡金。因掬水浣手,见一人铁冠红袍,手执玉斧立于水中,萨问之曰:“汝凡何人,速见形。”其人立于侧曰:“我王善,即某州城隍也,昨真官焚我庙,我家三百余口无依。我实无罪,诉于上帝,帝赐玉斧,令我相随,遇真官有犯天律者,得便宜施行后奏。我随真官三年,并无犯律者,今日渡舟,真官乃置钱舟中,则真官无报之时矣,今愿为部将,奉行法旨……”又有称跟随萨真人十二年者。按道教有关壁画记载,有瓜秧挂钱,为人诊病等传说。今见塑像中,王灵官头用包巾为黄色者,据言为萨祖收灵官为弟子,用医生用的包药物布帛为之。

⑼积功勋于百千万种,誓佐祖师:据说,从此以后,无论萨祖在何处济人疾苦,开坛传教,王灵官则处处护法。积许多功勋。誓愿辅佐萨祖。

⑽至刚至勇,济死济生:此言灵祖刚勇无比,且为道教护法大神,救人于生死之间。有求必应

⑾方方阐教,处处开坛:此言灵祖跟随萨真君,在许多地方,以地方风俗,随方开坛设教,度人接法。

⑿豁落猛吏,三五火车:豁落,为王灵官之府第。猛吏,指勇猛的将吏。三五火车,三五,雷部之总机关。火车,即所驾之火轮。

⒀太乙雷神应化天尊:为王灵官之全尊称。

太乙宝诰

至心皈命礼

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十方化号,普渡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注释]

⑴太乙:即太乙或“一”,救苦天尊,又称“寻声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神,受苦难者只要祈祷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道教灵验记》描绘天尊的形象称:端坐于九色莲花座,周围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侍卫在其身旁。道经称“太一总领群司,为众神之王”,“上镇三清,下镇人身”、“主诸天地”。《太一元真保命长生经》乃天尊为诸仙所说,谓修此可保命长生。《太一救苦天尊说拔渡血湖宝忏》为天尊所传授,可使血湖中罪魂皆脱离苦趣,得见光明。另外,太乙神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又应化于十方,化号为济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救度群生,故受到人们的广泛信仰和崇拜。

⑵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青华长乐界,即东方长乐世界,为天尊应化之世界。《太一救苦护身经》称:“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东极妙严宫,仙宫名,为太乙救苦天尊所居之处。

⑶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七宝,指多种宝物。芳骞林,为天尊隐居之处。九色莲花座,天尊的宝座。

⑷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万真,众多真人。指太乙救苦天尊,端坐于莲花座上,有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侍卫身旁;周围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百亿瑞光,光芒万丈。故言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

⑸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玉清,指玉清境清微天,为天宝君所治之处。应化,应感而化。玄元,即太上玄元皇帝,又称太上老君。道门奉老君为尊神,尊为教主,为至高无上之神灵。认为老君应感随方变化,无世不在。天宝君也是他的化身。玄元始为道之三炁。

⑹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浩劫,天地一成一败为一劫,此指极长的时间。慈济,慈悲济度。大千,指包罗万象、广大无边。甘露,甘美的雨露。此喻太乙救苦天尊济度世人的盛德。此句紧承上句言,在老君化身为天宝君之时,天地尚未开辟,太乙救苦天尊就已经开始化度众生,其功莫大焉。

⑺妙道真身,紫金瑞相:妙道,谓玄妙之道术。真身,即法身。此言太乙救苦天尊应感变化之身。紫金瑞相,指天尊威严慈祥的法像。

⑻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太一救苦护身经》称:“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住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感。”世人若遇苦难,只须“念诵圣号”即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故《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太一救苦天尊随形赴感,寻声救苦天尊应念垂慈。”此句赞太乙救苦天尊普渡众生之功德。

⑼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大悲,悲悯世人。大愿,救度众生的宏愿。此颂赞太乙救苦天尊之盛德。

⑽十方化号,普渡众生:太乙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又应化于十方,化号为济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分别为: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天尊化号,救度众生。故称,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⑾亿亿劫中,度人无量:亿亿,喻很多。劫,天地一成一败为一劫。太乙天尊,为救度众生,劫劫化身,神通广大,功行无穷,寻声救苦,救度众生不可限量。

⑿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寻声赴感,指太乙天尊处处化身,救度众生,物随声应。世人有难,若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即化现身,给以救度。太乙救苦天尊,是其圣号。

诸师总诰

至心皈命礼

宗坛立极,道统心传。清微灵宝及先天,道德混元兼正乙。真风动荡,飞身鞭驾於雷霆;慧目常明,顾盼提携於日月。口口流传无上道,堂堂高振大宗风。说法度人,下作十方之教主;代天宣化,广开四海之宗门。普济群生,咸依正道。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玄堂启教传道诸大宗师,流演万法天尊。

中堂赞

青华妙严慈相亿千身居长乐尊座金莲

慧光无碍照诸幽泉甘露流润遍洒空玄

朽骸枯骨咸得光鲜拔度沉溺不滞寒渊

上请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圣解四时厄,南宸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于是七元君大圣善通灵济度诸厄难超出苦众生

若有急告者持诵保安平尽凭生百福咸契于五行

三魂得安健邪魅不能停五方降真炁万福自来骈

长生超八难皆由奉七星生生身自在世世保神清

善似光中影应如谷里声三元神共护万圣

眼同明

无灾亦无障永保道心宁

报恩宝诰

至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

一切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孤魂

四生六道一切寒林

闻经听法早得超升(三遍)

愿灭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心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无上道

四恩三有均利益十洲三岛任逍遥

回向四府众龙神礼谢道经师三宝

向来诵经福无边风调雨顺民安乐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诵经保平安消灾增福寿

[注释]

⑴报恩诰:即报父母诰,诰中祈求真武佑护父母,寿福增延。故道教又称真武大帝为报恩祖师;

⑵玄元应化,武曲分真:玄元,即玄元祖师,唐时封太上老君为“玄元皇帝”。故此玄元即太上老君也。应化,应变分化。武曲分真,武曲,即真武。有经称真武“武曲灵应”。

⑶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垂念,垂慈怜念。有相,与无相相区别。道教将先天称作无相,后天称作有相。即有形象,有身体。脱生,即轮回转生。

⑷父母怀胎十月,乳哺三年:凡人在母体内皆须怀胎十月方可出生,乳哺三年方可成人。

⑸辛苦百千,殷勤寸念:父母如此怀胎乳哺,实为百千之辛苦,殷切之希望长大成人。

⑹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持念,行持念诵。平等,平等之法也。险峻,人间之狡诈也。贪嗔,人之欲望也。

⑺礼帝为师,祈恩报本:礼,恭礼。帝,玄天真武大帝。祈恩报本,按《太上元始天尊说真武妙经卷下·报恩章第四品》言:“人属万物之灵,秉性赋形。一丝一发,犹不可轻。天恩祖德,前劫善根,父母养育。……若有尘世凡民,觉悟回心,思父母之苦,报爹娘之恩。斋戒沐浴,勤诵此经。过去现在,一切超生。”

⑻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玄门弟子,出家修行。为孝中之最丈夫。现在父母,过去宗祖,亦皆沾道恩,永脱轮回之苦也。

⑼八十二化,报恩教主:八十二化,即真武大帝因人因物因事而度化,总有八十二种化度之法。是玄门之报恩教主也。

⑽佑圣真武,治世福神:按《元始天尊说真武妙经》云:真武“屡劫清静,世世宏仁。安国济民,克修大定……不浮天律,不逆双亲。降龟伏蛇,诸浊消倾。念念虔诚,故尔飞升。”

⑾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为报恩教主之全尊称。

土地咒

经坛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结经偈

向来诵经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志心称念。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三皈依

至心皈命礼。

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太上玄门晚课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上玄门早晚课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