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史总是在重演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读
TUhjnbcbe - 2021/1/21 12:27:00

背景:“我曾天真地以为,世界是美好的”

我在年旅游经过玻利维亚的时候,听说了OpenVeinsofLatinAmerica——《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本书。当时的我在拜访位于Potosí的CerroRico里科山矿场。这曾经被西班牙人称作“满山是银”的里科山,有着殖民时期西班牙帝国和欧洲赖以牟利的银矿。

鼎盛时期的Potosí——插画(图片来源:网络)

在西班牙帝国的鼎盛时期,里科山所处城市Potosí是世界上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几个城市。当时有传说道Potosí市中心连街道都是用银铺的。而现在我所看到的Potosí,是经济低迷,到处是灰尘,寒冷且没有人气的。我进入矿井的向导Ronald告诉我,现在这座矿还在被开采。只是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留下的都是些比银更廉价的金属,例如锡。

如今的Potosí,里科山的外貌被矿业改造得面目全非。因过度开采和挖掘,矿山高度每年都会下降,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图片来源:作者)

即使是这样,许多的当地居民还是世世代代靠这座山为生。我所见到的矿井里的工作环境是极端恶劣、危险的:到处都是尘埃和硫磺的气味。矿井里没有通电和灯光,还有很多被扯断暴露的电线。矿车在黑暗中移动,一不小心就会被撞到。矿工们进去一次是10+小时的工作时间。由于没有食物,他们一般会嚼可卡叶和喝烈酒来麻痹他们的胃和神经,而不感到饥饿。

在筛选碎矿石的矿工(图片来源:作者)

许多的矿工死于事故。剩下的许多活到了中年,由于年轻时在矿里的工作环境,会死于尘肺。即使是这样,在矿里的工资也会比在Potosí城市里面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经历、听说过这种生活的我,在Potosí倍开眼界。

矿井里来来回回的矿车是靠矿工全手动的换道,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事故(图片来源:作者)

像在矿井里这种硬核的体验,在我南美的旅程里不是少数:在南美学习呆了5个半月,耳濡目染的我一直都有听说、看到南美的贫困问题和殖民主义历史遗留问题。这次算是一个血淋淋的亲身视觉体验。

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报道,在年,拉丁美洲有1.84亿人(百分之二十九)处于贫困,0.62亿(百分之十)的人口处于极端贫穷。极端贫困指无法获致生存所需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衣物,住屋,卫生设备,教育与健康医疗。据路透社报道,这个数字是自年经济危机时的最高。

结合宏观发展数据和微观个人体验,我不禁感到不解:为什么像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秘鲁这些有着热情淳朴人民的南美第三世界国家,总是像被下了魔咒一样被贫穷缠身,并且无法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呢?带着这些疑问,也恰逢今年疫情被迫在家,我开始阅读Ronald当时提到的这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我慢慢地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概要:五个世纪的资本主义原材料基地

这本书的作者EduradoGaleano,是一名乌拉圭记者、小说家。本书以*治经济学的角度,描述了拉丁美洲五个世纪以来受到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掠夺。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原著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因其*治观点,此书多次被拉丁美洲国家右派*府所禁。(图为英文版、中文版)(图片来源:网络)

书中作者指出,从哥伦布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到这本书被完成时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拉丁美洲一直是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机器一个不可分离的齿轮。帝国主义从拉丁美洲低价掠夺的资源,作为财富资本停留在了欧美市场。与此同时,拉丁美洲持续受到强权主义控制,拉丁美洲和欧美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从殖民时期,拉丁美洲富饶的资源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所掠夺。这个部分把拉丁美洲自哥伦布起的五个世纪,用*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理论来解释拉丁美洲遭遇的不幸。拉丁美洲土地之上,有着奴隶制下廉价的劳动生产力;也有着欧洲没有的、可以大量种植蔗糖的热带气候。土地之下财富,像是金矿、银矿、石油,更是长期以来帝国资本势力蜂拥而至、炙手可热、牟利的源泉。

殖民时期加勒比海地区的蔗糖种植园,奴隶们在收割甘蔗。殖民者的到达后,当地的植被被烧掉,得到的土地被全部改为生产蔗糖来供应欧洲市场的需求。加勒比原住民和从非洲运来的奴隶成为了种植园的免费劳动力。(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部分讲的是十九到二十世纪。尽管殖民主义结束,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仍然受制于欧美发达资本经济体的控制。拉丁美洲的民主主义运动、贸易保护主义运动等都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治干预与反对。民主选举出的领导人被英美暗中支持的军事*变所推翻。与此同时,拉丁美洲的矿产、石油、农业,以垄断形式被掌控在欧美公司手中,以至国家发展受到限制、主权受到威胁。

一些感想

从玻利维亚Potosí被西班牙帝国消耗殆尽的银矿,到加勒比甘蔗种植地被破坏的当地生态、经济,到后来巴西亚马逊森林里被迫给欧美石油垄断机构割让的租界,再到智利被英国控制的硝矿:拉丁美洲的财富一次一次的被欧美殖民、帝国主义势力所掠夺。

就像作者所说的:拉丁美洲如此穷,并不是因为没有财富。而是这片土地上和土地下惊人的财富像是一个魔咒,让这片土地注定逃不过被剥削的命运,被迫成为西方资本经济机器发展的一个主要齿轮。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二十世纪初在危地马拉的香蕉种植园。香蕉种植地是从原住民手中掠夺而来。类似种植园用几乎为零的工资和成本,给美国的国内市场生产香蕉。香蕉行业被美国公司垄断,影响当地人民的农业发展。(图片来源:网络)

书中有一句话是我的最爱:“Ideologicaljustificationwereneverinshortsupply”:意识形态的辩护从来都不短缺(41页)。强权势力换着花样来证明他们剥削殖民地、第三世界国家的合理性。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种族主义被拿来“证明”黑人的“次人一等”。西班牙人在从墨西哥阿兹特克(Aztec)人手中攻克墨西哥时在信里写下,他们来到拉丁美洲是为了“服务于上帝并变得富有。”时任西班牙驻墨西哥总督曾说过,让墨西哥原住民在矿井中工作(当奴隶),是治疗他们“与生俱来的邪恶”的最好方案。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的统治关系——插图(来源:网络)

四个世纪过去了,在年,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IrvingFlorman告诉白宫,他的主要职责是“让玻利维亚的石油产业向美国私有企业完全开放”,由此来“帮助美国的国家防御计划”。在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普遍的,是那些通过民主选举出的国家主义领导人和国有化经济发展,都被美国*府和媒体标上了“独裁者”、“共产主义”的标签。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来支持军事*变推翻当权*府,只因这些领导人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发展,试图国有化关键产业,对美国公司、外来投资设立了*策限制。几乎每个拉丁美洲的国家都对美国的对*治干预所臣服。*变后来的发生的事也大致相同:新*府与美国签约不平等条约,矿场、石油产业回归到美国公司之手。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原油开采现场。在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的亚马逊雨林里,有原油的土地通常以租借地的形式给予欧美石油公司。原油的开采需砍伐树木破坏地形,使亚马逊的生态被严重破坏,亚马逊原住民被迫放弃家园移居他处。得到原油租用地,是美国上世纪对拉丁美洲*治干预的重要因素。(来源:GettyImages)只有有了这些表面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的说辞,剥削者才可以无愧疚的区别对待拉丁美洲的*府和人民。剥削者以白莲花救世主的人设,间接进行以短期自身利益为目的的掠夺。中心思想在这几个世纪以来没有变过,唯一变的,就是这些借口的修辞越来越微妙复杂,手段越来越不直接。这些表面上被历史书标签化为“罪恶的殖民主义”历史,在Edurado描述下似乎都与市场经济原理息息相关:殖民主义时期,帝国资本经济市场想要几乎无成本的拿到黄金,白银,蔗糖,才会把拉丁美洲的人民变成奴隶来开采这些资源。十九世纪,欧洲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缺肥料,才会阻止智利国有化硝矿,用智利还不起的高利贷来变相垄断智利硝矿出口市场。二十世纪,美国本土缺稀土、缺石油、需要境外市场来消耗内部多余生产力,才会极力阻止拉丁美洲的土地革命,干预反美势力上台,垄断拉丁美洲的铁路、交通和运河。我在思考,会不会这些超越殖民主义历史的经济理论,才是拉丁美洲发展不起来的罪魁祸首?是左派的煽动,还是事实的宣言?介于此书首次出版于年,我在思考,或许作者的观点有时代局限性: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在拉丁美洲扶持的右派军事独裁*府泛滥,作者不可避免的会有对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诟病。自小说出版五十年里,世界局势也有着很大改变。就连作者自己在年也说到,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部分论点受到了自己对*治经济学不足的理解所局限。作者毫不隐晦的左派*治立场和小说似的修辞手法,放在现在这个媒体环境下,通常看到类似的文章我也会有所保留。可是我认为,拉丁美洲被殖民主义统治、剥削的惨痛记忆毋庸置疑。作者Eduardo在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描述和数据论证。如果不是在南美亲眼所见,或有所耳闻,我也会对很多的细节描写半信半疑。年,时任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拍照时将《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送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来源:NYTimes)例如,Eduardo在书中提到了,上世纪美国*府多次在拉丁美洲参与策划*变,移除了对美国不利的领导人:比如通过资助反叛军并提供训练扳倒巴西前总统Jo?oGoulart。听起来像小说似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的国会记录毫不遮掩的记载着国会通过决议干涉拉丁美洲各国的方针。我的大三时认识的老兵朋友Robert,告诉我他以前当兵服役的所属分支,在巴拿马的任务之一就是武力干涉当地*府,保证亲美势力上台。再例如,文章开始提到的Potosí矿工面对的恶劣工作环境和高死亡率,与半个世纪前作者所描述的情形并无太大区别。我还记得年,我在玻利维亚首都街头看到的游行示威,矿工们从各个小镇来到首都,抗议矿产行业的恶劣工作环境、微薄的工资、对工人的剥削和*府的无作为。在书中有被提到的类似抗议,从50年前就开始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大的改善。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矿工团体占领街头举行抗议示威。(视频来源:作者)例如,在作者描写委内瑞拉的原油开采行业,在二十世纪初被欧美石油公司垄断时,Eduardo写到:当时(六十年代)委内瑞拉每天生产着万桶原油。照理来说,委内瑞拉国家和人民应该跟着原油的开采的热潮而变得富有。事实是,同时期委内瑞拉人民却和五十年前石油没有被发现时一样的穷。当时,首都卡拉卡斯仍然有着50万人口住在贫民窟。这是因为原油的开采的利润被富有的发达国家石油行业所垄断,Eduardo写到,一桶成品油的利润11美元,其中只有1美元的利润留在了委内瑞拉。开采石油的小镇在枯井之后被遗弃,人去楼空。作家SavadorGarmendia在给作者的信中写到,被石油公司遗弃的小镇大街上满是泥泞,曾经的商店门户破烂不堪,街道全是石油和绝望的气味。尽管这是委内瑞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模样,在现在,这种情形在南美也不少见。在年我拜访了厄瓜多尔的亚马逊区域,途中路过石油小镇NuevaLoja。当时因为不喜欢小镇的阴冷气氛而没有多留,仔细想想竟也是相同的场景:街道上满是泥泞和破烂的基础设施。虽然并没有书中描述的那样落后,但小镇大街上仍有着浓重不舒服的工业气味。写在最后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除了对这些罪恶的历史感到不可思议和愤愤不平,还发现同样的经济发展进程有可能也在重演。只是这次不只是在拉丁美洲,更是在非洲。在西方媒体的口中,中国是二十一世纪新的“帝国主义强权”。尽管我个人对此观点抱有疑问,但我发现中国在非洲,与拉丁美洲被剥削的历史有很多惊人的相似性。殖民帝国对金、银的痴狂,和“服务于上帝并变得富有”的心态,很大程度上,从下至上地促进并稳固了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殖民主义时期之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剥削和控制,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发放*府担保的高利贷。经济上依靠原材料出口的这些拉丁美洲香蕉帝国,由于不稳定、被帝国控制的国际价格市场,大多经济发展和主权受制于这笔烂账。在现在,给第三世界国家放当地*府担保贷款的,不再是美国英国,而是中国。回想起年春晚名为“同喜同乐”的小品,里面把“非洲兄弟”描述成原始不开化的样子;说得好听,是不小心的种族主义,说得难听,像极了当时西班牙人对南美原住民的描述。如今,数以万计中国人去非洲致富,从下至上的加速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国银行借非洲当地*府钱。中国国企、私企,以不透明操作、甚至是通过贿赂协定的高定价,承包非洲当地基础建设项目(像是车站车票“克隆”中国铁路的亚吉铁路)。中国企业被给予在非洲开发稀有矿产和林业的特权(比如纳米比亚的铀矿,中非的林业)。这些行径和英国、美国十九至二十世纪在拉丁美洲的作为危险地相似。这是否是历史的重演?中非关系里所谓的双边互利互惠,有没有可能是新的强权势力的意识形态辩护?中国是不是西方媒体所称的,新帝国主义?我很好奇,也很担心。引用:Galeano,E.().OpenveinsofLatinAmerica:Fivecenturiesofthepillageofacontinent.NYUPress.Rohter,L.().AuthorChangesHisMindon‘70sManifesto:EduardoGaleanoDisavowsHisBook‘TheOpenVeins.’.NewYorkTimes,23.(,January15).PovertyinLatinAmericaRemainedSteadyin,butExtremePovertyIncreasedtotheHighestLevelsince,whileInequalityhasFallenNotablysince.UnitedNationsEconomicCommissionforLatinAmericaandtheCaribbean.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总是在重演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