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再见布鲁特的第45篇文章
大家好,好久不见。
这个月看了几本书,几部电影,听了几首好听的歌,看了几场雪,夜里听了几次狗吠声。一月就以这样的尺度被划分了。可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尺度,似乎都脱离不了生活。我知道我到了一个阶段。但生活不是意味着实际,相反,我倒是觉得它是虚无。可这不耽误我生活。
这个月看了17本书,这次打算分两部分说,一部分是有介绍的,一部分是没有的。有些书的确是看完没有什么感想或者是书的内容超过了我现在的认知,还不足以说上几句感受,这样的书就只列书名和作者了。具体如下:
1.《战争与和平Ⅰ》托尔斯泰
我看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那套,一共四本,我才看了一本。有人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是,托尔斯泰注重的是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深度。我喜欢深度的。
2.《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选》费尔南多·佩索阿
这本诗集看的人浑身激动,里面很多的诗我都喜欢,在当时激动的情况下,只是划线没办法表达我的喜爱,就朗读,并抄下来,但没想到抄下的诗有那么多。费尔南多·佩索阿不相信上帝,他说假如上帝是星辰,河流,山川他就信上帝,但假如上帝是星辰,河流,山川,那为什么还要把这些称为上帝,星辰就是星辰,河流就是河流,山川就是山川。没错。读他的诗仿佛能看到他的心。
3.《小团圆》张爱玲
很久没看张爱玲的作品了,读完后是跟读她《倾城之恋》《半生缘》不一样的感觉。《倾城之恋》让人觉得张对人物的刻画那么精准,对人性的描写丝毫不留余地。但读《小团圆》,虽然对人物的心思描写仍是那么透彻,但看到了不一样的张爱玲,和她的距离似乎缩短了些,因为这是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在读她。张写《小团圆》太冷静了,让人心里一沉,是在低气压中看完了她几十年的过往。
4.《地平线》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看过《暗店街》之后,发现这本探讨的主题仍然是记忆,过往。主人公在记忆的笼罩下,沿着过往的痕迹,回忆起他在四十年前的交往过的一名女子和她发生过的事情。不过回忆不是连续的,而是记忆碎片。想到珍妮特·温特森说过的,“关于存在的连续性叙述是一个谎言。没有所谓的连续性叙述,在时间中,只有被照亮的时刻,其余都是黑暗。”《地平线》是在时间中的。就在记忆碎片里,可以看到男主和女主波澜奔波的命运,而战争无疑在二人心中留下了很重的创伤。
5.《城堡》卡夫卡
看到六十多页的时候觉得K到不了城堡了,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