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梧州,曾作为岭南的*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三百多年,也曾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两广总督府所在地,是岭南商业重镇。在两千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她与隔壁邻居广东千丝万缕总相连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梧州与广东,不仅山水相连,生活习俗、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也多有联系。直至今日,两地依然同音共律,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年来更是加大合作力度,携手共谋发展。
粤剧在梧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市民欢迎。麦朝枢摄
梧粤两地文化同源
桂人粤韵一脉相承
“过了广东封开,梧州就近在眼前。”年,《南方都市报》记者在为泛珠三角热潮撰写的深度报道《梧州——桂人粤韵今犹在,百年商埠盼复兴》中动情地写道,“终于看到了梧州市通明的街灯,街头听到的仍是白话,看到的多是广货,让人觉得到广西只是过了一界碑而已。”
这就是现在的梧州,一座与广东生息相存的城市。在不少人眼中,梧州这片沃土,好像连空气都带着广东的气味。这并不是夸张,因为大多数梧州人对广东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亲切,而这一切皆是来源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梧粤两地,关系可谓始自远古。翻开史籍资料便会发现,梧州与广东封开两地都在古广信境内,广西、广东之得名,也正是因为广西在广信西面,广东在广信东面。在遥远的古代,梧州与广东就已经有了切割不了的联系。
梧州人,粤味极浓。“梧州有很多远迁而来的广东人,在习俗、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深受广东的影响。”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多年来对梧州与广东、香港等地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表示,梧州与广东关系源远流长,在地缘、风俗等方面多有相似,两地都位于岭南地区,山水相连。而且梧州坐落在广西的东部,珠江之滨,水控三江,与广东相依,千百年来一直被称为广西的“东大门”,是广西乃至中国大西南地区沟通粤、港、澳的咽喉之地。得区位之先天优势,梧州与广东的往来密切,也就成为极方便之事。所以两地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自古就有来往。溯古考究,可以发现,两地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地处两广中心的梧州,语言和民风民俗皆与广东相通,尤其是梧州话,作为梧州代表性方言,流行于梧州当地,承载着上古汉语的遗风,悠悠粤韵,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陈金源认为梧粤联系首先表现在语言方面。
语言是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身上难以更改的印记。汉语粤方言,俗称白话、广州话,梧州人与广东人最明显的相同点,非语言不可。梧州说白话,广东也说白话。《梧州府志》提到:“梧州音柔而直,稍异于粤东,城郭街市多粤东人,亦多东语。”《梧州文化》一书也记载,梧州城区白话与粤语很相似,老一辈粤东乡音在居民中占主流地位,所以在梧州城区,人们所讲的白话与广州话接近,口音有七八成相似,差异较小,其发音的标准,还胜过广东很多地方,属于广府片粤语。
为何梧州白话与粤语如此相似?原来,梧州还是粤语的发源地。西江一带,秦朝以前属于“百越之地”,“百越”是汉语音译,又称“百粤”,是古代南方土著的自称,百越部落语言与中原雅言相互碰撞,便形成了早期的粤语。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侃言在《史识梧州》一书中表示,“粤语,在南北文化大融合中在梧州逐渐形成,由梧州(古苍梧,古广信)流布于珠江流域。”
曾任梧州市委*策研究室主任的莫鸣强认为,梧州是珠江文化的源头,“两广”之“广”所在地。正如陈金源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作为岭南首府长达三百多年的梧州,为岭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仅粤语发源于梧州,在两广享誉盛名的龙母文化等也是梧州的重要传统文化,甚至整个岭南文化的发源、发展也与梧州息息相关。
用一衣带水来形容梧州与广东的关系再巧妙不过了。陈侃言在《史识梧州》一书中说,文化的发源始于水。岭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他说,就在岭南地理的中枢之地——西江岸上的古苍梧、古广信,也就是今之梧州。从远古走来的梧州,在本地部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接受着华夏文化的教化,从而催生出区别于中原文化的岭南文化,并以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姿态容纳广府文化。两千多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岭南文化也渗透着厚厚的梧州色彩。所以说,同属岭南范畴的梧州与广东,在文化上是同属一宗的。
“梧州,也是广东人外出经商的选择地。”陈金源说,尤其是清末梧州开埠后,大批广东人沿江而上,使得梧州成为广东商人的掘金地。梧州也因此融入了不少的广东元素,如今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群,几十年前曾是两广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当年这个街区里最活跃的,是那些顺西江而上的广东商人。梧州海关代理税务司恩内斯特?阿拉巴斯特的《-梧州报告》写道:“我可以这样说,梧州在地理上是广西的,实际上确是广东人的天下。”
梧州郊县居民,除部分远祖从中原南迁沿江而下外,较多也是明清时从广东溯西江而上或从广东近郊各县迁来的,而城区人口在清光绪二十三年(年)开埠时只有4万人,但到年就增加到了11万人。这些迁入人口多是广东人,他们在梧州投资经商、落户定居。据年统计,梧州商行家,单广东人开办的就有家,占商行总数的80.76%。为了方便在梧州经商,来梧粤商还在梧州建设了粤东会馆。近代梧州街市,随处可见广东商人,以及他们开设的商行,也正是这一切,造就了梧州两广商埠之盛名。如今祖籍是广东的梧州人不在少数,一位梧州人拥有几位广东亲戚在梧州是最习以为常的事。所以梧州人的“广州情结”,除了历史记忆外,还有血缘因素使它难解难分。
苍梧粤东会馆由各地粤商集资兴建。(资料图)
曾任梧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的吕嘉健,曾精要地概括了这一情结,说这是梧州人的“桂人粤韵”。
岭南古城粤韵风华
“广式生活”深入人心
同在江滨之上的梧州和广州,一个在珠江头,一个在珠江尾,在珠江水孕育之下,连景点名称也相似,广州有著名的景点白云山公园,梧州也有一座同样命名的白云山公园。地缘相近,让梧州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在不经意间泄露骨子里的浓浓粤味。就这样,梧州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展现出粤人的气质,在世人眼中,梧州的确是最像广州的广西城市。梧州的不少道路命名也与有广东有关的,如珠玑路、广东路,这些道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梧州人成长。
“通向广东之路”是许多梧州人的心理情结。“梧州人会觉得自己骨子里更像广东人。”李旭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梧州人,他从小接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与广东有关系的,亲朋好友在心理上更是习惯倾向广府文化,对广东的认同归属感远超广西各地。“大家吃粤菜,说粤语,唱粤曲,去广东购物玩耍,连在朋友圈转发的帖子也多是与广东有关的,感觉梧州人不管是在地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更贴近广东。”
在太阳广场经营服装生意的陈茜,每隔两周便要跑一趟广州进货,她说梧州人的穿衣打扮风格喜欢接轨广州,将广州人的穿衣风格作为时尚流行标杆,广州人穿什么梧州人就会穿什么。“现在梧州到广州一日便可往返,十分方便,有不少梧州人常常跑到广州逛街购物,把广州上下九步行街当做梧州步行街。为了吸引顾客,我和同行大多习惯到广州服装市场进货。”陈茜说。
每天早上,梧州各式茶楼里热闹非凡,习惯了慢生活的梧州人跟广东人一样,总爱约上亲朋好友去茶楼餐厅里饮茶,不同茶人品茶的单一寡淡,梧州人的“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一缕茶香,配上一桌粤式点心,干炒牛河、肠粉、干蒸烧卖、薄皮鲜虾饺……大家围坐一起,热热闹闹。饮茶这种广东饮食习惯早已融入梧州人的骨子中,早茶、午茶、夜茶,一日三餐在梧州的茶餐厅里都可以看到呼朋唤友来饮茶的梧州人。粤菜是梧州人最欢迎的菜系,逢年过节,一碟泛着油光的白斩鸡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一煲老火靓汤,是家的味道,是情感的归属。梧州人在餐桌上偏爱粤菜,这是梧州人饮食的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色彩。
对于退休的梧州人来说,送孙辈上学后去茶餐厅点上“一盅两件”,在茶香和传统美食中慢慢消磨一个上午的时间,是最常见不过的日子。“梧州的茶餐厅经常座无虚席,不早起的话基本要排号等位,大家实在是太爱‘叹茶’了。”市民易瑜说,她家老人小孩都爱饮茶,所以周末去饮茶便成了她家庭活动的固定内容,就像众多梧州家庭一样,每到周末,她都会大清早赶去茶餐厅“签到”。
在梧州河东的街头巷尾,抬头便能看见骑楼城,维新里和金龙巷里依然还保存着当初富人聚居的“西关大屋”,青砖、木质趟栊门……无一不显示着别具一格的岭南建筑风味。这些与广东建筑风格相似的建筑,屹立在梧州这片土地上,至今依然是不少老梧州记忆中最温暖的港湾。
而梧州之于广东,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梧州曾是除北京、上海外唯一一个拥有《广州日报》收订站点的城市。相对于北京上海这些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梧州只是一个小城市,然而就是这个小城,不仅是《广州日报》,甚至是广州知名的三大报系的报纸,如《羊城晚报》、《新快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报纸在梧州的报摊都是必售品,零售额数以千计,梧州人读广东报纸,将广东新闻读得像自己身边事儿一样,毫无距离感。同时,广东的电视台对梧州人来说,也像是本地电视台一样,总爱打开广东的电视台看粤语剧,准点收看珠江新闻也是不少梧州人的生活习惯。
两地往来当然不仅是观光游玩,随着连通梧粤两地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梧州与广东的往来更加便捷,一些人在梧州与广东的城市之间过起了双城生活。
有梧州人感叹,“梧州人对广东的感情是放在心里的,就像是穿牛仔裤一样,永不会过时。”这种血缘关系加上历史情缘,让两地人的内心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向东战略破茧而出
“东成西就”合作发展
《建设广西东大门,实现经济新跨越》一文的作者吴*说,置身梧州,很自然地就会把她与广西的“东大门”联系起来。在“水路经济”时代,梧州凭借着西江这条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的“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水陆运输、商业贸易,成了驰名岭南的“士商萃聚”的商埠,在近代更是广西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广西与粤港澳地区关系最为密切的之地,因而享有“小广州”、“小香港”之称。
吴*说,漫步梧州老城区,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的建筑仍然成群成片,而且保存得相当的完好。透过这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豪门宅邸,梧州这座城市当年的繁华、富庶以及粤韵依然可见。
虽然曾经的繁华已经远去,但吴*认为恰恰是这一份不可磨灭的辉煌与粤味,让梧州人不甘只躺在过去的辉煌里,再次为梧州的崛起而奋斗,“梧州人要把广西的东大门建设好”。
随着发展,当代的梧粤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商业经济合作方面。
年,由梧州日报社、茂名日报等报业单位组成的两广七市报业联盟成立。报业联盟成立以来,以报业为纽带,以区域和城市新闻宣传合作为平台,共促两广发展。随着发展,联盟成员也在不断的增多,如今已扩大到两广九市。九市读者,每周共享一个版面资讯,这也使得梧州与广东茂名、云浮、肇庆、阳江等地合作的机会更加多了起来。
*军认为,梧州是两广互联互通的桥头堡。年,作为茂名市的率团代表,时任茂名市市长的*军率团到梧州市考察调研,并与梧州市签署了《梧州茂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此全面推进两地交通、产业、科技、环保、社会事务等领域合作,合力打造“一带一路”梧茂经济走廊,梧州与茂名关系也因此进一步加深。
与此同时,梧州依托宝石节的平台,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西江经济论坛,邀请西江沿江城市领导每年就一个西江流域共同发展的论题进行研讨。从年关于港航业发展的《梧州共识》,到年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梧州宣言》、再到年发展现代物流和年共同谋划西江流域旅游合作大计的《梧州倡议》,梧州与广东各地一直都保持着不间断的合作,以西江为纽带,梧粤合作也日益深化。
“近几年,要说梧州与广东的发展关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就是一个耀眼的成果。”陈金源说。年12月16日,梧州市、肇庆市积极落实两省区重大战略部署,正式签署《肇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筑肇梧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拉开了梧州与广东省特别是肇庆市全面合作的序幕。梧州既是西部地区接受东部地区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珠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产业直接向西部转移、打开大西南和东盟市场的重要通道节点,具有开展东西部互利合作的良好基础。陈金源表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落户梧州,这无疑是肯定了梧州得天独厚的“粤桂咽喉之地”的区位优势,这个新发展,毫无疑问会加深梧州与广东的关系,借此机遇,两地以后势必会进一步加深*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广东各市也逐渐注重利用西部城市资源,向西转移产业,梧州作为最靠近广东的西部城市,无疑是广东产业西移的先锋阵地。这些新的发展机遇都使得梧州人更加坚定了“建设东大门,实现新跨越”的奋斗信心。
年,时任自治区*委书记的郭声琨同志在梧州考察时指出,梧州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众所周知,梧州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它是我国西部城市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享有接受珠三角经济辐射的得天独厚优势,拥有“东成西就”的巨大潜力。正如梧州市*协学习文史委调研员曾强在《桂商》一书中表示,梧州是两广交往的必经之路。进入新世纪后,为了抓住发展新机遇,梧州主动接受粤港澳等地产业的转移,更好地发挥梧州“承东启西”作用。在年7月,中共梧州市委、市人民*府更是决定建设外向型工业园区,把工业园区作为梧州市招商引资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吸引广东等地的产业选择梧州。
曾强认为,“无东不成市”是广西的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经济规律,应主动接受粤港澳的经济辐射。目前,梧州也正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广东的合作,积极发展“向东战略”,加快融入泛珠江三角经济圈的步伐,以谋求自身快速发展。
梧州“东向战略”是在无数的呼声和慎重的调研中破茧而出,其目的是打造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年,梧州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通向广东云浮的苍郁高速公路;随后“南粤天路”梧州至云浮高速公路也在年6月30日贯通了。近些年,在“东向战略”的指引下,梧州发展一路高歌,既打通了广梧高速这一大动脉,又快马加鞭修建打通其他东向通道,益湛铁路、南广铁路、广梧高速公路、西江黄金水道……这覆盖水、陆、空的大通道,如梧州一条条向东延伸的血脉,使得梧州与广东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吸引了更多广东产业进驻梧州,梧州也得以加快发展速度。
两地交往贵在有来有往。梧州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建设了空间巨大、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助力广东产业在梧生根发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年,梧州市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梧州产业发展提供了更良好的发展条件。随着梧州与广东各地的合作加深与共同努力,入驻梧州的广东产业明显一年比一年多。
近年来,梧州陆续与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等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且每年都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推进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等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加大了与广东各地的联系,不断深化向东的战略。陈金源表示,“梧州历来深受粤港澳经济文化的辐射影响,坚持东向的商路。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梧州走出了一条向东发展的特色路子,区域合作展现出更强劲动力。”
梧州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
●年
5月西江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6米,主桥宽16.5米,汊河桥宽17米。
●年
5月重点建设项目爽岛水电站正式运行试产。
9月梧州市停止使用粮票,开始实行粮食价格开放。
●年
1月玉梧铁路在玉林正式破土动工兴建,建筑总长度为公里。
7月西江二桥正式奠基。
8月举行市*府大楼落成揭幕仪式。
10月南梧二级公路正式通车。梧州至南宁公里路程约需7小时到达。
12月新兴三路全线通车。
●年
1月梧州成为全广西第一个灯饰美化最好的城市。全市的路灯亮率全年保持在97%以上,梧州市路灯合格率达%,居全区5市同行榜首,成为广西第一个不夜城。
8月梧州机场竣工。
●年
4月梧州机场通过国家民航部门验收。16日,梧州机场举行首航仪式,由广西航空公司承飞,该公司派出波音飞机由南宁飞梧州。
9月梧封一级公路建成。10月8日正式通车,是梧州和广西的重要东出口路。
10月5日梧州至深圳、梧州至桂林航线开通。
(摘自《梧州大事记》)
梧州发布
wuzhoufabu
梧州发布编辑部
编辑:郑玉华
来源:梧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