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法想象,说中文这件事情,
在中国大地上是这么自然寻常
可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
是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汗和泪水
才换来今天说中文的权利。”
这段话,来自于马来西亚主持人、奇葩说辩手胡渐彪的一段演讲——《荒漠中的华教》。
他说,在马来西亚说中文,就像在荒漠维持着一点绿洲。
▲马来西亚华人胡渐彪
如果说在之前,我们对马来华人还停留在梁静茹、品冠带来的华语音乐,
那么近几年的「奇葩说」里,胡渐彪、颜如晶让我们更立体地认识了这个同胞群体。
▲马来西亚华人颜如晶
当他们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用流利中文给出精彩论述的时候,我们几乎都不会想起他们来自于另一个国家。
在海外,马来西亚华人是公认保存中国文化最好的族群。所以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他们几乎与我们无异的语言体系和价值观。
可是或许全世界
甚至大多数中国人也不知道
马来华人们为了捍卫说母语的权利
走了多么漫长艰难的路
世界上有三个华人人口超过万的国家
印尼、泰国、马来西亚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人没有组成统一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
在泰国,由于早期华侨没有条件坚持以中文为媒介的教育,近一千万华人忘记了中文。
而在马来西亚,在时代大背景的各种打压下,
华人们仍坚持世代说华语、
过中国节日、不与外族通婚。
▲吉隆坡的春节
当殖民*府取消了所有给华文学校的补助,
在经济最困难的年代,
民众就自发捐出大部分劳动收入,
用于建立华文学校,以继续推行华语教学。
除了富商大贾的捐赠外,
更多的是底层马来华人们
其中包括那些三轮车夫们,
包括声色场所的歌女,
他们曾共同约定,
把血汗钱都捐给华文大学的建设。
▲很多华文学校有着近百年历史
为了捍卫学母语的权利
曾经需要和殖民地*府抗争,
有人因此被逮捕囚禁,
还有人因此被耻夺了公民权。
▲槟城一角
国家规定国立学校必须用马来文、英文授课,
他们就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
▲马来历史上的华文教材
再富有的华人家庭,
都不会选择公立英语学校,
而是坚持把孩子送进华文学校学习。
他们坚持着民族认同,
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
马来华人都是最积极捐资捐物给中国的群体,
是早期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他们坚持着文化认同,
当DG发布出疑似侮辱筷子的广告片时,
马来西亚的春节广告是一个老奶奶,
在教她的孙子使用筷子,并让他牢记中华传统。
▲马来西亚春节广告《我们为何用筷子》
一切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得以延续的根本,
是语言的传承。
如果在马来西亚说中文,
就像在荒漠维持着绿洲,
我们想帮助马来华人,让这绿洲再大一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文教学」全新上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