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闲聊1982年的马岛战争,争取一文带你了
TUhjnbcbe - 2022/12/10 20:32:00

上次在关于马岛战争的文章中(本号《马岛战争,那13颗改变历史的哑弹》),很多读者朋友表示许多事没交代清楚。也有很多读者留言提出非常独到的观点看法。首先谢谢大家的宝贵意见和评论,让编者受益匪浅,再次感谢!

由于篇幅所限,那篇文章五千多字,的确是有很多问题没能解释到位的。所以,在此想归纳一下读者朋友评论中的种种疑问再理一理,然后以松散的,闲聊的方式来表达。不考虑系统字数限制,也不考虑什么主体结构之类的,一篇不够容纳就分上下篇。反正力争能说的明白点吧。

既然是闲聊,那就发散些,多点引入一些其他的事件例子,希望能让读者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好,开始!

阿根廷空军的A-4攻击机,是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主力机型,美国道格拉斯出品

阿根廷和马岛的由来

现代阿根廷人口构成为以白人为主,约占96%,他们多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剩下的是以马普切人为主的印第安人和一些阿拉伯人,非洲人,犹太人。

据考古发现,年前就有人类在南美洲最南端风景如画的巴塔哥尼亚定居了。这些最早的印第安原住民和羊驼在南美大陆上快乐的生活着,并繁衍出许多部落和民族,后来还诞生了印加帝国。16世纪初,欧洲人航海来到南美,被这里丰富的金银等贵金属资源吸引,开始了殖民和征服。年,西班牙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定居点,这被视为阿根廷沦落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开始。

与北美的故事类似,一开始是当地的印第安人被殖民者一路驱赶屠杀,差点灭绝。然后是殖民者的后代反抗宗主国争取独立。阿根廷的独立战争发生于年至年,独立战争期间的年又开始了内战,然后年7月9日宣告独立,年5月1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内战则一直打到了年。在阿根廷独立战争前的年和年,英国人两次入侵布宜诺斯艾利斯,并住了几天,最后都被西班牙殖民军打跑了。

阿根廷,智利,和马岛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福克兰群岛。是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一个群岛,主岛距离巴塔哥尼亚海岸约公里。马岛由大小个岛屿组成,总面积平方公里。

马岛的发现有争议。年左右荷兰人发现了马岛,英国人也说在那时发现了它。法国人首先于年在马岛建立居民点,第二年英国人也来了。没过几年,年西班牙人把英国人赶跑,并买下法国人地盘。也是第二年,英国人又来了,然后没几年因为经济原因于年又撤离。人是走了,但英国人依然宣称对马岛拥有主权。年阿根廷宣告独立后,也宣称对马岛拥有从西班牙继承过来的主权。年,美国军舰来打过马岛上的阿根廷居民点。年英国人又来把岛上阿根廷官员赶跑,最后于正式在马岛建立殖民地。阿根廷则一直反对声讨。

马岛自从有人定居后因为捕鲸一度变成香饽饽。年美国军舰跑去打马岛就是因为阿根廷扣留了三艘美国捕鲸船要他们交税。到马岛战争前,还传言那发现了石油,所以英国很在乎。但至目前,马岛也还是荒寒之地,还没见到石油出来。

曾经阔过的,暴躁的阿根廷

阿根廷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沃土,阿根廷在20世纪初走上自己的巅峰,成为当时世界第七的富裕国家。遭遇30年代的大萧条后,阿根廷的国运开始走下坡,*变,内乱不断,越闹越衰,越哭越穷。

因为和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有紧密联系,二战时阿根廷宣布中立,但背地里却向着轴心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二战前一个月阿根廷才宣布加入盟国,但战后依然收容不少德国战犯。

参加年*变上位的胡安·多明戈·佩隆于年当选阿根廷总统。佩隆搞的是“第三种立场”,既反美,又反苏,很亲德,接济窝藏了不少德国战犯和技术人员,包括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库尔特·谭克。谭克到阿根廷后还帮阿根廷设计过喷气式战斗机。

佩隆搞的国有化还不错,当时阿根廷偿还了外债,国内失业率几乎消失,民众收入提高,国家一度有回春的迹象,获得国民广泛支持。但到了年,由于简单粗暴的国有化,通货膨胀,财*赤字,贫富分化等经济原因,阿根廷又不行了。经济,又或者利益,其实是世界上所有冲突纷争和动乱的根源,太深奥复杂,请原谅编者这经济小白简单的一笔带过吧。

年6月16日,反佩隆的叛军袭击了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天中午30架来自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飞机从莫隆空军基地起飞轰炸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想直接把佩隆炸死。忠于佩隆的一队阿根廷空军流星战斗机起飞拦截,击落了判军一架AT-6,这是阿根廷空军第一个战绩!这队流星战斗机后来飞到莫隆空军基地降落,却不想基地是在叛军手里。这些战斗机被叛军俘虏了,又被叛军飞行员开着去首都炸总统府。这次兵变叛军规模上千人,闹腾了两天,造成多平民死亡。

阿根廷海军的AT-6德克萨斯人教练机,美国北美公司出品

阿根廷空军的流星战斗机,英国格罗斯特出品

刚好3个月后的9月16日,军队的几位将领又来闹腾了,这次还出动了巡洋舰和驱逐舰。佩隆终于扛不住,倒台流亡到西班牙。新上任的总统阿兰布鲁反其道而行,推翻佩隆的各种改革。佩隆虽然走了,但他的支持者还不少,他们也在蠢蠢欲动。

后任全盘推倒前任的举措哪都有,但往往没好果子吃。乌克兰也这样,在苏联时觉得不够滋润,独立后全盘西化,结果越混越差劲。

到了年代,阿根廷的经济依然没起色,乱个不停。许多*治派别和势力又开始怀念佩隆。年佩隆回到阿根廷,9月再当选总统,他第三任妻子伊莎贝尔当选副总统。总统位子还没坐暖,年1月佩隆病死了。伊莎贝尔接任总统,但她也在年被*变赶下台。

佩隆和第一任妻子伊娃,伊娃当年也很受国民喜爱,后来的戴安娜在人气方面有点像她

新上任的军*府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开始了“飞鹰计划”(OperationCondor)。飞鹰计划是美国从年持续到的一个清理后院行动。它主要是以消灭苏联在南美国家的影响为由,向一些南美国家提供资金或者军事援助,帮助这些国家打压国内的不同声音和左右这些国家的选举和*策。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家都是该计划的参与国。

飞鹰计划在这些国家造成至少8万人死于非命,阿根廷大概有3万。有敢对军*府说不的,敢流露对苏联好感的,敢有不同声音的都会遭到逮捕,酷刑伺候,处决或者人间蒸发。题外话,当年南非也搞这套,但相对的没南美这些国家凶狠。

在阿根廷执行飞鹰计划的负责人就是加尔铁里。加尔铁里是*变爱好者,青年时上过美国军校,年成为少将。在排挤掉一些不服自己的军队将领后,于年12月发动*变,自己当上了总统。

当上总统后,加尔铁里不敢放兵权,继续自己做总司令。为了给自己洗白并表现一下开明,他进行了一点*治改革,其中之一是允许表达不同的意见。这举措却没想点了马蜂窝,被压迫已久的民众大爆发,反对他和军*府的声音不绝,游行罢工此起彼伏,自己掉坑里被架火上烤了。

回过头来看看,佩隆其实是有想法的,执*也还算可以。但佩隆想学法国搞独立自主,有点不自量力。佩隆也公开说过,美国和苏联将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阿根廷会继续保持中立,这是上策,能利益最大化云云。这是大嘴巴作死嘛,那时候的环境说这些,虽然会在一众小国里给自己攒人气,但更会招惹大灰狼。至于佩隆为什么会这样大放厥词,倒不是上头了,而是需要立这样的Flag。国家啥情况,很多屁民是不清楚的,但领导人放的狠话,他们却能听到,而且会很受用。比如那谁,做过KGB的那位,说话也是很硬气的,因此还在邻居家收割不少粉丝。但没什么用,狠话只能给百姓打点鸡血,强盗们该弄你还是按时弄,并不会因为你说几句狠话而下手温柔。国际舞台上,还是得靠综合实力恰饭。

佩隆这样搞了,美国也不能忍。被你搞成传播开来那就麻烦了。所以年导致佩隆下台的*变有没美国的插手煽动,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反正后来的飞鹰计划就是针对这情况来的。

还有例子来反映当年美国对自己后院和意识形态的敏感程度。

年4月中情局策划了猪湾事件在古巴登陆,年8月发现古巴有中程导弹引发古巴到导弹危机,接着搞古巴搞了几十年。还因为担心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于年4月亲自上阵打北越。

那时的英国有点虚

英国是著名的搅屎棍了,耍流氓做海盗起家。看到西班牙到南美掘金发达后英国眼红的不行,但明抢又抢不过,于是弄出了私掠许可证这东西,海军变身海盗四处打劫。等自己阔了又扮绅士,银盘装厕纸,仗剑经商,大家得按他的规矩来,不服就揍你。流氓会那啥,成就了日不落帝国。

打完一战,英国已经够呛。结果美国资本还养大了纳粹德国再来个二战,英国算是彻底被打残了。二战还没打完的年7月,美国再送一刀,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贸易基准货币,诞生了美元霸权。然后美国又耍起英国那套,谁敢挑战美元霸权,揍你!

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这标志着喂养英国近两百年的温顺的大奶牛印度也没有了。随着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逐渐被打回原形。一轮轮折腾后英国已经伤筋动骨,大不如前,二战后经济也发展缓慢,军力大幅萎缩。

根据北约赋予的使命,英国海军逐渐转型为以反潜作战为主。年竞技神号航母改为反潜航母,70年代末80年代初服役的21型,22型护卫舰也是以反潜为重点。为了省钱,这些舰只大量使用民船标准。年12月,英国海军唯一的能搭载固定翼飞机的皇家方舟号也退役。

80年代两伊战争开打引发了二战后第三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英国快人一步,年开始就深深掉坑里。年5月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刀阔斧的开始削减各种开支。英国的舰队规模缩减,年2月,连无敌号航空母舰也卖给澳大利亚。无敌号年7月才服役,比二手少妇车还新,就这样卖了,这也是世界头一份。至此,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就剩一艘只能搭载鹞式的竞技神号。

当时北爱尔兰共和军也闹得凶,年8月还把搞出蒙巴顿方案,有点草原癖的海军元帅蒙巴顿给炸死了。年代的英国,的确有点虚。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年6月再次改装加了滑跃甲板

无敌号轻型航空母舰

加尔铁里的豪赌

经济不行,又乱得不行,转嫁国内危机的一个方法就是祸水外引。往哪引呢,领土争端嘛。跟阿根廷有领土争端的对象一个是智利,一个是英国。

邻居智利和阿根廷挺像,差不多的时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差不多的时间独立,差不多的也是资源丰富,也曾经阔过,也曾经出现过军*府,也曾经乱得一塌糊涂。不同的是,智利国土只有75万6千多平方公里,狭窄绵长的像根蚯蚓。

两国独立后,遗留有不少领土和岛屿争端。比如巴塔哥尼亚地区,火地岛,比格尔海峡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还进行了海军军备竞赛,后来巴西也掺和进来,就有了俗称的ABC海军竞赛。

阿根廷和智利关于领土的摩擦一直不断,磨刀霍霍争吵不断,在年阿根廷的军舰就炮轰过智利的灯塔。年两国同意国际法庭在英国主持下进行仲裁。这不是两国第一次请搅屎棍来做调解。年两国就请英国来仲裁调停过,但没什么用,还把巴塔哥尼亚问题复杂化了。这次的仲裁磨蹭到了年5月,英国宣布把有争议的几个岛屿划给智利,阿根廷又傻眼了。对英国的心情是啥样可以领略一二。

在英国的决定宣布后,阿根廷立刻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策划了索伯拉尼亚行动(OperationSoberanía),打算跟智利开打。此时两国的国际环境都不好,智利当时也是军*府,也参与飞鹰计划。两国卖力的给美国清理后院,捕杀自己的国民,却落个被美国制裁的口实。年美国以人权状况为借口制裁智利,实施武器禁运。那时智利买的F-5到货了,但机载武器却被扣住。年美国也以同样理由把阿根廷制裁了,阿根廷只好请以色列来帮自己维护A-4机队并从以色列买来“短剑”(又称匕首)战斗机。

阿根廷从以色列买的短剑战斗机,机头画有四个战绩,也是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主力

当时阿根廷军队规模比智利大很多,但智利的军队更为专业,并且长期就盯着防着阿根廷。而阿根廷军队忙着参加各种*变,提心吊胆的怕着被清算是日常,从训练水平到精神面貌都不如智利军队。

年12月15日,时任阿根廷总统维德拉签署命令,索伯拉尼亚行动开始。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入侵,阿根廷事后公布的预计将会死3至5万人!阿根廷还邀请跟智利也有领土争端的秘鲁一起发起进攻,但秘鲁拒绝了。年12月21日,阿根廷军队准备发动攻击,却因为天气恶劣行动被推迟。阿根廷的大胆妄为惊动了教王。教王火速通知两国,自己将亲自出面调停。阿根廷和智利都是天主教国家,这点面子还是卖给教王了。索伯拉尼亚行动被阿根廷叫停,已经在路上的阿根廷海军舰队也被召回。

如今加尔铁里面对国内的反对浪潮地位岌岌可危,除了打一仗来巩固地位已经没别的选择。智利正枕戈待旦,是个硬骨头,啃不下来自己就死定了。而英国嘛......

早在加尔铁里发动*变上台前,他跟海军上将在吃午饭商量*变时,海军上将表示可以提供支持,前提是上位后批准海军去占领马岛。反正*变也是一场豪赌,赌赢了风生水起,赌输了被拉去枪毙。再赌一把又何妨,赌啥呢?赌英国不会出兵。结果这把赌错了,没想到撒切尔夫人头也铁。

加尔铁里VS撒切尔

跟加尔铁里吃饭商量*变的海军上将叫阿纳亚。这人是个好斗角色,也是*变老手。上文说到的年9月出动军舰把佩隆赶跑的*变他就有参加,那时他还是个中尉。阿纳亚一直致力于夺回争取地区主权,并制定了入侵计划,而且“计算”出英国不会出兵的结论。阿纳亚和阿根廷领导层更大的野心是占领马岛后就收拾智利,这在当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加尔铁里也表示过:智利你洗干净等着,下个就是你!

马岛云起

阿根廷在年加入联合国后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对马岛主权的主张,英国当然不同意,此后双方谈谈闹闹一直耗着。

年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呼吁阿根廷和英国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马岛争端。这决议也是废纸一张,两国继续不断摩擦。阿根廷也不止一次向联合国施压表示不惜动用武力来解决争端。

虽然阿根廷要攻占马岛的迹象很明显了,英国国内也有人提出警告。但作为削减军费,收缩军力规模和海外属地裁军计划的一部分,年英国还是打算从马岛撤军,虽然那时马岛只驻扎了几十人,能省则省吧。

种种迹象都让阿根廷做出判断,英国不会对马岛做出反应。

随着局势日益紧张,年3月19日阿根廷海军陆战队员伪装成平民登上南乔治亚岛宣示主权。英国派了一艘破冰船载着一个排的陆战队(22人)前往处理危机。

为免英国会加强马岛的军力部署,迫不及待的阿根廷于年4月2日正式出兵攻占马岛。

马岛态势和各种飞机航程示意图

马岛战事

然后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了。交战过程不是本文的重点,而且前一篇也有简单说到过,所以也不多重复。

4月2日阿根廷部队登陆,进攻马岛首府斯坦利,英国人稍加抵抗就投降。阿根廷军队也没为难岛上居民,大家生活没啥影响,只是靠右行驶等几项英国人习惯的事被强行改掉了。另外阿根廷宪兵还抓了一些平常骂阿根廷骂得比较凶的人。攻占马岛的效果立竿见影,阿根廷人立刻从抗议变成了欢呼。

英国人反应也挺快,4月5日由艘舰船组成的特混舰队就浩浩荡荡分批杀向一万三千公里外的马岛。其中包括已经卖了的无敌号航空母舰。都卖了还拉出来打仗,怎么说才好!如果阿根廷人知道还有这种操作估计得推迟行动,等无敌号落户澳大利亚了再动手。

以6月14日英军重新攻占斯坦利为终点,这场74天的武装冲突或者说是局部战争结束。阿根廷死了人,英国死了人,马岛居民死了3人。马岛除了多出些弹坑和坟头,还是那样。

年4月19日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大标题帝国反击战,有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味道

接着就上篇文章中读者提的比较多的疑问来继续聊聊,希望以编者稀松的见识能为读者朋友们解开一些困惑。

阿根廷为何不多做准备?

阿根廷海军原来的计划是0人登陆,在碾压式的兵力优势下逼迫驻扎的英军投降就算了。然后把部队撤回,留下几百名宪兵进行军事管制。

实际4月2日登陆进攻斯坦利的兵力大约有多人。后来一直增兵,到6月14日投降,阿根廷被俘的就有多人。可以说阿根廷的准备还是适应计划的。只是开打了当初最积极的海军不堪一击,龟缩起来。后来岛上的阿军补给,伤员后撤都得依靠C-运输机在夜间来进行。幸亏英国的鹞式也不够给力,夜间不能升空作战,要不然马岛的阿军光挨饿就早投降了。

阿根廷海军是否就很怕死呢,这个难说。双方海军实力的差距明显,特别是英国有攻击核潜艇,阿根廷海军根本就无法取得制海权。5月2日“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被击沉后就怂了,知道贸然出击也是送人头。另外阿根廷还有几艘登陆补给舰给击沉,这也影响了阿根廷海军对岛上陆军的支援。

还有个不安定因素是智利,前面阿根廷咄咄逼人,现在变成要屯兵边境防着智利趁火打劫,这也牵制了阿根廷对马岛的投入。

美国的态度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哪有事了,美国总统就会问身边幕僚“我们的航母在哪?”。这次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岛打成一锅粥,美国航母怎么就不见了呢?这也是很多读者的疑问,美国不是跟英国很亲近嘛,怎么就不管英国了?

首先美国也是打了八年抗战(~)才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的。二战时给英国飞机军舰是在《租借法案》下进行的,不是无偿援助。二战后还把英国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所以说美国和英国很亲,那得有好处才亲,没好处谁都不跟你亲!美国当时看热闹甚至怂恿阿根廷动手才是最有好处。

年3月,加尔铁里访问了美国,受到当时美国总统里根的热烈欢迎,盛赞他是反苏先锋,阿根廷是反苏堡垒。一顿忽悠,加尔铁里飘了。就这样在美国的默许和暗中支持下,加尔铁里*变上台。出兵马岛,阿根廷自然也请示过美国。美国表示呵呵,你俩的事我不方便插手哦!

关于被美国忽悠,加尔铁里虽被称作强人,但也抵挡不住。非但他,比他权力更大的人也中招,谁呢?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也是被美国和西方忽悠得昏头转向,然后苏联没了。还有萨达姆,两伊战争后美国也默许怂恿萨达姆出兵科威特解决债务和油田争端,萨达姆上当后自己立刻带着小弟去一顿爆锤。

阿根廷跟英国打起来美国有什么好处呢?那就再延伸一下说说美国的意图和美军的用处。

年代,美国过量发钞,大量美金流向拉美,曾经给拉美带来一波繁荣。然后年代经济危机,全球通胀加剧。马岛战争爆发后,拉美的资金都跑回美国去避险。马岛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通胀下降了,道琼斯指数也上涨了,美滋滋。另外,马岛战争美国也顺便借刀杀人进一步削弱英国,英国已绝无翻身之日。

而美军呢?美军是一只资本的牧羊犬,负责维持美元霸权和把全世界的资金往美国赶。

年1月1日欧元发行,开始是跟美元相当的比值。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美国率领北约一通轰炸。炸了78天,欧元大幅贬值三成,大量热钱又跑去了美国。

后来萨达姆想用欧元进行石油结算,美国就拿出洗衣粉做借口于年出兵伊拉克直接把萨达姆推翻。萨达姆还没抓到就急匆匆的成立临时*府,改回用美元结算。

再后来,卡扎菲也忍受不了长期被褥羊毛出来闹腾,要搞什么独立于美元和欧元之外的石油结算体系。这回不等美国动手,法国说,老大你先歇着,让我来!上去就一顿炸。

所以说,预测美军会不会出手,不用看什么复杂的地区局势,也不用听什么深度分析。直接去问财经方面的人士可能会更靠谱!

石油是工具,美元霸权才是目的

美军经常被称为世界警察,那么有没做做样子为维持所谓的正义出兵呢?有,年索马里,也就是黑鹰坠落,死了那十几号人后拍拍屁股走人了。而在伊拉克,阿富汗这些有利益关系的地方,死再多人也懒着不走。

话说回来,阿根廷出兵马岛后美国先是装懵。里根公开表示过,不明白两位爱卿为何因那块寒苦之地而开撕呢。接着是几个高官出来分饰红脸黑脸打打嘴炮,表演一下内部有意见分歧。再然后经过激烈争吵在4月底终于达成一致支持英国。

怎么支持的呢?撒切尔在后来表示,如果没有美国提供最新版本的响尾蛇导弹(能全向攻击的AIM-9L),我们就夺不回马岛了。当然,这是撒切尔的表面客套官话,背地里肯定恨死了。当时美国的国防部长温伯格也提出方案,如果英国的航母被击沉了,美国将提供一艘两栖攻击舰给你用。这是给英国画饼充饥,要是航母被击沉,英国也不会打下去了。这也引发另外一个问题。

还有个已经解密的更魔幻的故事。年有两份解密的档案,一份是根据英国30年保密规则披露的,另一份是里根图书馆披露的。当年美国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AlexanderHaig,重要人物,所以给英文标注,哈)在进行外交调解失败后打算把英国舰队的机密情报送给阿根廷,而且向里根游说要美国站队阿根廷。原因嘛,估计有两个,一是把阿根廷培养成南美的沙特,帮美国看住南美。二是彻底弄残英国。虽然美国还是站英国一边了,但后来阿根廷空军的表现估计也能让黑格略为满足。大家可以联想一下,要是把美国和英国调换,英国会不会趁机再补这一刀。

年黑格和撒切尔夫人,表面笑嘻嘻,心里会不会MMP?

英国会不惜代价死磕下去吗?

先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英国出兵马岛,英国人也很兴奋。5月4日的太阳报大篇幅报道击沉了“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大标题的意思是“我逮到你了”。结果就在报纸发行的当天,自己的“谢菲尔德”号也被阿根廷击沉了。消息传回,英国人大为震惊,原来打仗真是会死人的!“贝尔格拉诺”号死了多人英国人没感觉,那是胜利。但自己的“谢菲尔德”号死了20个就很不同了,战争的阴云立刻笼罩,舆论反响很大。所以打到后面双方都很崩溃,谁能再坚持一下结局可能会有很大不同。这边加尔铁里可能会被其他将领来一下*变给搞掉,那边撒切尔也可能因为民意而倒台。

西方对输赢荣辱的态度也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打不赢就投降,打不过就跑那是日常。英国在历史上也没少被打跑过,不丢人。被打痛了不跑还死磕下去才是脑袋有问题。多少殖民地都丢了,为了马岛死磕,不划算。

还有读者说英国要是输了会用核武器。看例子吧,当年 叫得那么猛还不是没丢。美国在越南的泥潭里打滚那么多年也没丢。英国就因为小小的马岛敢用核武器了?据报道,当年英国部署了一艘战略核潜艇到阿森松岛,后来英国国防部强烈否认。还有参战的军舰上搭载了核深弹,年阿根廷总统要求英国道歉,表示用核武器来武装参加武装冲突的军舰是令人遗憾和可怕的行为。

既然说到了“谢菲尔德”号,那也说说到底哪架超军旗击沉它的。5月4日当天出击的是阿根廷海军第二侦察和攻击中队的两架超军旗,分别是3-A-和3-A-。两机同时朝目标发射了飞鱼导弹,但具体哪架飞机的导弹命中,说不准,毕竟是从三四十公里外发射。所以两机的机头画上了战绩,算是共同的战果。

3-A-,后来击沉大西洋运输者号它也有份

北约为啥不出兵?

这也是很多读者的疑问,英国不是北约国家吗,被打了怎么北约没出兵支持?

首先说个人假设吧,如果阿根廷是亲苏的话,说不定就会被北约围殴了。要是马岛那时有勘明了的大油田,可能也会被围殴。可是两样都不是,就一荒寒小岛,谁愿意跑一万多公里去帮英国打仗。而且世界上哪个国家没被英国阴过坑过?大家都乐于看热闹,可能心里还巴不得英国栽个大跟头。

再看北约条款,第5条规定只有当北回归线以北的欧洲或者北美遭到攻击时才有义务提供支持。哦呵,你英国的海外领地,远在南极圈附近的马岛我们是没义务去支持的。这条款阿根廷肯定也知道。

更重要的是美国老大不管,你属于也不行。要管,你不属于也行。

北约这第5条款从诞生以来也就引用过一次,那就是。大家都没意见跟着美国去揍塔利班。年土耳其掺和叙利亚内战想引用第5条款,北约表示你一边凉快去!

作为亲密盟友,法国自然要做些事情的。除了谴责阿根廷支持英国外,还叫停了超军旗和飞鱼导弹的交付,据说还教了英国对抗手段。从后面要用“大西洋运输者”号来做诱饵引开飞鱼导弹来看,核心的东西应该还是没给,要不然英国也不用苦肉计了。马岛开战时阿根廷只收到了5架超军旗和5枚飞鱼导弹。不过,法国忘了把达索的工程师也叫回来,马岛战争期间达索的工程师一直留在阿根廷帮忙做系统调式和培训。

当时英国防长称赞法国人和密特朗总统是我们最大的盟友。后来他被采访提起这事,呸,可耻的法国佬!两面三刀,而且一直都是这样!

国际的调停和态度

马岛打起来了,其他国家什么态度呢?西方国家大多是支持英国的,纷纷断交撤离使馆人员,有的还宣布对阿根廷进行经济制裁,也就这样了。拉美大多数和部分不结盟运动国家都表示支持阿根廷的正义要求。

在阿根廷登陆马岛的第二天,联合国就通过了第号决议,要求阿根廷撤出马岛,要用外交手段解决。该方案获得10票赞成,巴拿马一票反对,苏联,波兰,西班牙和东方某大国弃权。这弃权票嘛,在编者看来等于默默点赞了。

还有一些国家一直在劝架。比如秘鲁,在“贝尔格拉诺”号被击沉前十几小时,秘鲁总统还提出了和平计划。但听到“贝尔格拉诺”号被击沉后,默默把计划撕了。事态已经不可挽回,这俩货不大干一场累得精疲力尽是不会收手的了。

果然,悲愤的阿根廷人发作了。阿根廷空军表现神勇,差点就灭了英国舰队。无奈的是,扔了下很多命中却没爆的炸弹。如果这些炸弹都爆了,那么战场均势会被打破,胜利的天平也将倒向另一方。英国舰队司令和空军元帅都说过类似的话:如果那些炸弹都爆炸了,英国会输掉战争。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哑弹呢?

后甲板被炸弹砸出洞的大刀号护卫舰。连山猫直升机的鼻子都被砸掉了

英国水兵在弹洞前留影,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未爆的航弹

共有十多颗航弹命中却没爆炸,多艘英国舰船因此逃过一劫。这倒不是因为阿根廷用的是英国美国的航弹有问题。而是阿根廷空军太勇猛。年5月1日阿根廷空军出动36架战机前去攻击英国舰队。结果损失了4架,但发现了英国军舰低空防御薄弱的缺陷。于是,阿根廷空军立刻抓住这点,采用超低空掠海突防的战术来对付英国舰队。

从辉煌号护卫舰上拍摄到的阿根廷空军A-4正在冲向格拉斯哥号

阿根廷空军这样超低空投弹导致了很多炸弹引信不起作用。比如阿根廷海军空军都用到的MK80系列炸弹,它使用M机械引信,与炸弹尾部的M引信共同构成航弹触发和延迟两种起爆方式。M和M装上炸弹后用一条铁线连着保险梢。铁线一端连到挂架上,炸弹投下时铁线把保险梢扯掉。然后M是气压启动,当飞机空速在-公里/小时,高度在米以上时才会被激活,这时引信前面的小风车会转动,引信处于待发状态。工程师的设计思路是飞机挂弹出击还没到敌方空域就被击伤或者出现故障,可以让飞机把高度或者速度降到引信启动的条件以下,然后扔掉炸弹减负又不会让炸弹爆炸造成己方损伤。另外太低高度投弹爆炸冲击波也会追上飞机,这也是设定引信启动条件的原因之一。

连着铁线的MK82炸弹的引信保险梢,炸弹表面的橘皮是防高温涂层,以防航母上的火灾

由于超低空突防是临时采用的战术,所以阿根廷应该也没多少时间去事先测试。在激烈的战斗中阿根廷飞行员也留意到可能有命中却没爆的航弹,这情况后来在BBC的报道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智利的站队

智利可以说是真心帮英国的国家了。马岛战争中智利的远程警戒雷达跟踪阿根廷飞机的动向提供给英国,让英国舰队获得早期预警。作为反制,阿根廷组织了专门干扰机群,不定时的起降四处乱飞来迷惑对方,掩护攻击意图。而且智利也做出部署对阿根廷进行牵制。另外,智利当时买了一艘英国的补给舰,刚回到智利马岛就开战了。智利也爽快的把那艘补给舰租给英国使用。

战后,撒切尔夫人答谢各方支持的名单中自然也少不了智利。

撒切尔夫人和当时智利总统皮诺切特,也是*变上台的军头

进入90年代,智利和阿根廷的关系大为改善。陆续签订边界协议解决了大部分领土争端。6年,智利正式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主张!

前苏联的态度

苏联对马岛战争的态度是审慎的。年末苏联才出兵阿富汗,为换取美国不干涉,所以苏联也没多干预马岛。当时苏联有好几个南极考察站距离马岛不远。也有苏联侦察船在战区附近围观。有报道说苏联曾经给阿根廷提供过情报。

马岛的机场

马岛有三个机场,最大而且是铺装跑道的机场位于首府斯坦利,但也不大,跑道只有米。阿根廷占领马岛后只在那部署了几架卡普拉,T-34和MB-,主要用于空中侦察和近距对地支援,对英国舰队的威胁不大。进行打击的主力A-4和“短剑”战斗机还是得从公里外的本土机场起飞,这也影响了阿根廷飞机的战斗力。

马岛战争的机密文件

英国有30年保密期这个东西。但马岛很多资料被保密年,要到年才公开。个人猜测,也没啥好看的东西。战场上那些事,双方都有参战人员大量的回忆录,还有记者随军采访,保密也保不住。被封存起来的文件应该是英国在战争期间跟盟国间讨价还价之类的台底交易吧。

聊到此,马岛战争大概的轮廓和外部环境也聊得差不多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马岛战争,也就是小流氓和老流氓打架。阿根廷来回算计,想着趁英国虚弱时夺回马岛。但英国那时也压力大,人家也需要发泄转嫁危机。刚好,阿根廷这刺头来了。

通过上文所述,大家也能体会到,那时的阿根廷已经没啥路可走。马岛一仗,阿根廷把自己作残了,但也成功结束长久以来的混乱和军*府统治,迎来了几十年的安宁。虽然日子还是穷了点,但至少安生了。战场失利,在后来的球场上找回点颜面也是一丝心理安慰吧。

很多读者不明的原因其实是还不够了解西方国家。如果把西方国家看做一个趋利的生命体或者豺狼虎豹之类的很多疑问也就自然解开了。它们不会有什么哥俩好,只有唯利是图不停的背后插刀。特别是英国那样的国家,纯粹就一个衣冠禽兽,表面是绅士,背地里龌龊不堪。

由于编者的知识储备有限和思维的狭隘,文中难免会有疏漏错谬之处,还请海涵指正!而且还扯了不少题外的废话,谢谢大家的耐心。如果读者朋友还有不明白的疑问,还请留言,会尽量抽时间给予回复。又或者可以看看其他读者的宝贵留言,也能受益匪浅哦^_^

全文完,谢谢观看!

本文由武装志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闲聊1982年的马岛战争,争取一文带你了